序言
第一章 蘇商源流
1.1 江河湖海話蘇商
1.2 吳楚重地,榷山煮海
1.3 秦淮河的槳聲燈影
1.4 繁華揚州夢
1.5 《閶門即事》詩與《姑蘇繁華圖》
1.6 “鉆天洞庭”
1.7 “采西學,制洋器”
1.8 如火如茶的國貨運動
1.9 內遷! 內遷
第二章 領軍健將
2.1 蘇北一隅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2.2 克勤克儉,任人唯賢
2.3 非常之世非常人
2.4 銀行界笑傲群雄
2.5 “和、明、嚴、正”
2.6 微人創(chuàng),業(yè)成“大王”
2.7 剛柔相濟,新舊融合
2.8 “工廠日廠化,出品日貨化”
2.9 “三個一點點,好賺大銅錢”
第三章 萬千機杼
3.1 治廠如治家,創(chuàng)業(yè)同創(chuàng)軍
3.2 由官而商開風氣
3.3 運籌廠屋,決勝市場
3.4 “海歸”創(chuàng)業(yè),革故鼎新
3.5 合作中的沖突
3.6 “變商為工”的兩次浪潮
3.7 白手起家的華豐廠
3.8 西部開發(fā)先驅
3.9 眼光四射罩全局
第四章 絲光綢韻
4.1 蘇州:“日出萬綢,衣被天下”
4.2 經綸歸于權益
4.3 馳譽海外“金雙鹿”
4.4 革新造就大發(fā)展
4.5 開弓沒有回頭箭
4.6 “證明技術力量之偉大”
4.7 以“三好”聞名于世
4.8 “件件優(yōu)美,匹匹精良”
4.9 難能而可貴的科學化
第五章 決勝市場
5.1 一炮打紅“龍球”煙
5.2 游走于官商之間
5.3 以“霍顯”聞名商界
5.4 “名流”的經營之道
5.5 競爭促銷三大法寶
5.6 招牌硬全靠貨色好
5.7 “老虎頭上一個王”
5.8 英雄真本色
5.9 標準:國貨鉛筆第一品牌
第六章 不懈創(chuàng)新
6.1 百年飄香謝馥春
6.2 糖果店還是藥材店
6.3 鑄就化學工業(yè)的“兩只翅膀”
6.4 沖刺在科技前沿
6.5 振奮大無畏精神
6.6 此生不虛陳蝶仙
6.7 開創(chuàng)塑料工業(yè)之先河
6.8 繅車:從引進、仿造到創(chuàng)制
6.9 走出科技研發(fā)新路
第七章 精益管理
7.1 漠北拓荒人
7.2 父子魂留利國驛
7.3 服務開出新天地
7.4 縱橫捭闔與嚴細扎實
7.5 遠慮出于深謀
7.6 “新時代的工廠”
7.7 從追隨到挑戰(zhàn)
7.8 品質第一,“道地”至上
7.9 “宜雨宜晴”宴春樓
第八章 制度蝶變
8.1 “官督”與“商辦”的糾結
8.2 家族企業(yè)的“換代”危機
8.3 “共享公平利益”
8.4 “無限”的優(yōu)勢和困局
8.5 變動中的兩合公司
8.6 治理結構三部曲
8.7 在股份公司的外農下
8.8 獨樹一幟的“集體基金”企業(yè)
8.9 當年的國字號
第九章 精神和文化生活
9.1 興學不殆,實用為上
9.2 “雅有士人標格”
9.3 從“八怪”到“四杰”
9.4 新戲·新風·新舞臺
9.5 山水庭院,巧奪天工
9.6 史書自有一席地
9.7 報與槍的對峙
9.8 “商業(yè)之津梁”
9.9 申新三廠的“勞工自治”
后記
參考書目
叢書編后記一
叢書編后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