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大學,厚重而令人神往;那時的大學,人才濟濟而充滿個性;那時的大學,告訴我們什么真相和真理?從前的北大、清華、北洋、南開、復旦、交大……是否就是今日的所謂“貴族學?!保俊百F族大學”全民辦,“貴族大學”民間辦,張伯苓校長以實際行動告訴你!民國以來的高等院校是否均為“老少爺們兒”的福地?它們可曾是“清貧學子”的寒窗?神圣而令人崇敬的學府,跟世俗而令人難堪的金錢之間,跟強權和勢利眼的衙門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張伯苓校長們如何讓他們達到了和諧共處?大學評議會、教授會怎樣實現民主管理?怎樣保障學術獨立和思想自由?學術獨立與思想自由,如何推動了中國社會的全面進步?……《那時的大學》以我國著名高等院校半個多世紀的詳實史料,精準數據,提供了解開迷題的線索,引領讀者感知名校,走近那時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