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用所學語言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口頭表達;一是書面表達。書面表達又分為寫作和翻譯兩個方面,有時寫作和翻譯又無法截然分開。對我們中國人來說,英譯漢是翻譯,那么漢譯英就相當于寫作了,或者說是一種“強迫性的寫作”。大學翻譯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翻譯的技能意識和實際翻譯能力。翻譯作為教學活動,是為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也是考察學生綜合性技能的標尺之一。 翻譯作為一種跨越時空的語言活動,是“把一種語言已經表達出來的東西用另一種語言準確而完整的重新表達出來”(范存忠,l985),是“從語義到文體兩個方面在譯入語中用最切近的自然對等語再現原語的信息”(EugeneA.Nida,1982)。翻譯可被看作是一門科學,它有著自己內在的科學規(guī)律;翻譯也可以被視為一門藝術,因為翻譯好比作畫,先抓住客觀人物的形態(tài)和神態(tài),然后用畫筆把它惟妙惟肖地表現在畫上;翻譯還可以被認作是一門技能,因為就其操作過程而言.6-是離不開方法和技巧的。但.6-的看來,翻譯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要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沒有實踐的理論有可能是無源之水的空談;反過來說,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也有可能是盲目的事倍功半的實踐。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是翻譯工作者和學習翻譯的人所必需的原則,是翻譯研究和翻譯實踐高屋建瓴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