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禮學文本的成立、經(jīng)典化與…
02《道德經(jīng)》新注釋
03莊子箋證
04論語詮釋
05周易全集
06中國傳統(tǒng)知論的現(xiàn)代審視
07中國分析哲學(2024)
08章太炎論人物
09七塔寺史話(修訂版)
10周敦頤理學思想與文獻研究…
蔣偉
暫缺簡介...
可購
朱義祿 撰
《朱子語類》是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的一部語錄體著作,由其門人記錄、黎靖德編…
寇方墀 編
讀者定位:幼兒(6-11歲、小學)。 針對少兒層次的讀者群,內(nèi)容上除了《周易…
倪梁康 等
本書的主題文章選自由中國現(xiàn)象學專業(yè)委員會和中山大學現(xiàn)象學所主辦的第二十屆…
阮春暉
黎紅雷
雪漠
張岱年
《中國哲學大綱》是張岱年先生極具代表性的學術著作,中國哲學史學科奠基性著…
《天人五論》是張岱年先生于1942至1948年間撰寫的哲學理論著作,包括《哲學思…
首部系統(tǒng)闡述中國哲學史研究方法論的專著,討論了哲學的性質(zhì)、哲學史的范圍、…
《中國古典哲學概念范疇要論》是張岱年先生幾十年來研思探索中國古典哲學概念…
暫缺作者
王開府 著
《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合稱四書,薈萃了孔孟思想精華,為研讀儒…
孫穎
劉大均
金浩
姜偉
周麗霞
“中華復興之光”叢書唯美展現(xiàn),美不勝收,語言通俗,圖文并茂,形象直觀,古…
鹿軍士
周婷
《詞匯研究之反義關系初探》以中華書局2001年出版的孫論讓的《墨子閑詁》為底…
舒大剛
周桂鈿
本書是作者給研究生講“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這門課的講義。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韓星
本書以同情理解之態(tài)度,以崇敬仰慕之心情,以希賢希圣之志趣,帶領讀者走進孔…
本書從宇宙論、本體論、思想方法論、知行觀、價值觀等方面講述中國哲學的基本…
本書從儒學歷程、儒學關鍵詞、儒學與當代社會三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中國儒學…
許嘯天 著
《梁任公語粹(簡體本)》內(nèi)容簡介:本書涉及哲理、政治、國家、學術、社會、…
王寧 編;陶生魁 校;沈德鴻 注
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學生多讀些國學典籍,將有助于把優(yōu)秀傳統(tǒng)…
張玖青 著
《周易》是我國現(xiàn)存很早的一部古代經(jīng)典著作,在中國文化史、思想史上影響深遠…
嚴佐之,顧宏義 編
《近思錄》依朱熹、呂祖謙二人的理學思想體系編排,全面闡述了理學思想的主要…
李存山 著;許曉琰 編
《家風十日談》立足我國豐富的傳統(tǒng)家風文化,著眼于對現(xiàn)代家庭的有所啟示和教…
吳根友 著
道家學派,實始于老聃,其核心的概念曰“道”。作為一種看問題方法的“道”,…
李石岑 著
《中國哲學十講》這本書先從整體上對中西方哲學的幾個重要發(fā)展階段和代表性思…
孫正聿 著;孫正 譯
《有教養(yǎng)的中國人》分上中下三編十四章,另有三個附錄,探討現(xiàn)代中國人的思維…
馮友蘭 著;趙復三 譯
1946—1947年,馮友蘭先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講授中國哲學史…
唐志龍 著
《中國哲學史》源自作者數(shù)十年來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的講義,全書共分為五大章…
徐圻 著
本書充分闡釋了貴州人文精神的歷史淵源和當代意涵,同時注重促進貴州人文精神…
景海峰 著
2016年12月上旬,“儒學的當代理論與實踐”——湯一介思想國際學術會議在深圳…
張濤 著
柳華陽、閔一得與黃元吉,是清代著名道教思想家。《清代清修內(nèi)丹思想比較研究…
張景 著
立足于傳統(tǒng)國學(重點為儒學),一方面吸取其精神營養(yǎng),一方面針對其歷史局限…
湯舒俊 著
當馬基雅弗利(Machiavelli)作為“西方政治學之父”率先被政治學和法學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