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華道學和諸子百家
02帛書道德經(jīng)甄辨(下)
03清代粵西諸子學研究
04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
05上古道術思想史:以陰陽為…
06周敦頤與郴州:濂溪理學研…
07帛書道德經(jīng)甄辨(上)
08論語詮釋
09諸子學刊(第二十九緝)
10孟子思想在東亞及東南亞的…
黃明同,黃時華 著
本書在現(xiàn)代視域下,以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為指導,對陽明心學進行解讀,對…
可購
魏雁 著
哲學是培養(yǎng)思辨精神和能力的一把鑰匙,而青少年時期恰恰是了解、學習哲學,培…
汪淼 著
百家爭鳴是怎樣的一種盛況?誰是中國第一位無神論者?哥哥“英雄”弟“好漢”…
左克厚 著
這是一本詳細解讀《老子》思想的書。立足文本,逐句講解,深入淺出,娓娓道來…
胡適 著
在傳統(tǒng)中國,經(jīng)學凌駕于所有的學術之下,而胡適的這部中國哲學史,將其當成獨…
宋寬鋒 著
本書循著從哲學史研究到哲學研究、從哲學史到哲學的“常規(guī)路徑”,將思考和關…
[日] 淺野裕一 著,劉麗嬌 譯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王權衰落,諸侯爭霸。在這樣混亂的狀態(tài)下,諸子百家反復思索如…
張興 著
《大學》原本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后經(jīng)過二程、朱子的提升,最終列入四書…
王曉毅 著
學術界一般將魏晉玄學劃分為漢魏之際、正始、竹林、元康、東晉五個時期。每個…
郭齊勇 著
本書凝聚了郭齊勇教授三十多年教學與研究的心得,反映了中國哲學學科創(chuàng)設百多…
張連珍 著
本書共五章:首章重點選取了24個卦象,在古今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者結合…
魏雁 著,王彥開 繪
鄭晨寅 著
黃道周一般被認為是理學家、朱子學者,但又是頗具創(chuàng)造性的經(jīng)學家,故《黃道周…
張明林 著
本書主要介紹老子和莊子的精深思想?!独献忧f子》內(nèi)容博大精深,值得細細品讀…
孫應鰲
貴州作為建省較早的明代前期十三布政使司之一,在封建社會歷史階段不乏在全國…
[宋] 彭耜 著
《道德真經(jīng)集注》,輯錄了唐宋間學者有關老子《道德經(jīng)》的注解,其中包括唐玄…
鄭熊 著
儒家形而上學的發(fā)展與《中庸》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對《中庸》學與儒家形而上學…
周云釗張福俊 著
這是一部關于晏子治國理念與其文化人格研究的學術專著。《晏子春秋》是記述春…
安樂哲 著
中國哲學是個活的傳統(tǒng),自古及今生生不息。本書包含了安樂哲 23篇中西比較哲…
張耀南 著,侯才,喬清舉 編
本書收錄文章67篇,分上下編。上編為總論,一論“中國哲學研究之方法論”,一…
楊建峰 著
《莊子》在中國古典文學、哲學、藝術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動搖的經(jīng)典地位,是一…
宋長河 著
《鬼谷子》主要內(nèi)容是一部研究社會政治斗爭謀略權術的書,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指…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 著,復旦大學上海儒學…
《現(xiàn)代儒學》是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主編的輯刊,旨在推動儒家多元傳統(tǒng)的研究,…
王立勝 編
本書分為三編。第一編加快構建中國哲學“三大體系”建設,是以中國社會科學院…
梁漱溟 著
梁漱溟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現(xiàn)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丁?/p>
羅秋善 著
《儒家四書的思想智慧》意在為把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向世界,讓世界各地廣…
張濤 編
《周易》為群經(jīng)之首,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文化經(jīng)典,是中華文化重要的源頭活水…
鄧秉元 編
經(jīng)學是中國傳統(tǒng)知識體系的基石,是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學術體系之大宗。近年來傳…
王銳 著
本書是一本通俗生動的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書中以故事為引,將李大釗、陳獨秀、胡…
吳根友 著
清代哲學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清初、清中葉與鴉片戰(zhàn)爭前后三個階段。其…
高華平 著
本書包括內(nèi)、外二篇,內(nèi)為《魏晉玄學人格理想論》,外為《玄學與魏晉士人生活…
隋冬 著
《日文儒家文獻提要萃編》介紹的儒學文獻就是近代日本儒學研究的代表,這些文…
畢林德,畢穎 著
能用《易》者,謂知《易》也。作者融匯古今易學名家解經(jīng)的精華參晤和個人見解…
宋濤 著
國學經(jīng)典,精心設計、精致美觀,燙金工藝皮面精裝;裝幀精致結實耐用,鎖線精…
王晚霞 著,王晚霞 編
堪稱理學開山的周敦頤,開創(chuàng)了宋學學派濂洛關閩之濂溪學,在宋代以後的東亞思…
陶清 著,劉飛躍 編
《方以智 卷/皖籍思想家文庫》是皖籍思想家文庫中的一卷。作者從綜合創(chuàng)新的視…
楊國榮 著
新版楊國榮著作集共17卷,收入了楊國榮教授30余年來創(chuàng)作的學術著作,包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