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先秦氣論哲學體系試構
02《田艮齋思想與韓國儒學》…
03從古典到現代:觀念和人物…
04《道德經》新注釋
05莊子箋證
06中國近現代漢傳因明研究
07切磋(甲辰集)
08慧琳《一切經音義》文字整…
09老子道德經
10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
張其成
《周易》就是一本“有字天書”。“天書&rdq…
可購
《周易》由卦爻象符號系統(tǒng)與卦爻辭義理系統(tǒng)兩大要素構成,歷代注釋研究《周易…
鮑鵬山
暫缺簡介...
苗潤田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的紀事部分,內容主要是兩漢儒學的重要事件。《中國儒…
包雅瑋 著
本書通過儒家仁學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的相通相合研究,分析兩者的內…
邵盈午
本書從多個角度,對《道德經》進行了現代性的解讀。其內容不僅局限于《道德經…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的紀年部分,內容主要是隋唐五代儒學編年?!吨袊?/p>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的學案部分,內容主要是兩漢時期重要的儒學人物及其著…
徐沐熙
道家哲學是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誕生的重要哲學思想,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
鬼谷子
這是一本正本清源的書。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三樣東西:精、氣、神;養(yǎng)生的本質只…
易符和易圖作為“易道”的載體與圖示,從一個特定的層面展…
華胥子
代紅光 劉靜 潘琳靜 譯著,劉齊文 審定…
本書由《三重松庵譯注與研究》《三輪執(zhí)齋·譯注與研究》《佐藤一齋…
何俊 主編
本書為復旦哲學·中國哲學叢書之一。江南研究是國內外學界重要的研…
張宏敏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是省內早提倡并開展“浙學”研…
楊虎
從馮友蘭先生的“新理學”思想建構,到蒙培元先生的&…
劉偉
本書內容共分三部分。部分主要厘清相關概念,對“宗教” …
周紀文
本書按照所收錄文章內容,分為和諧美學理論研究和審美文化研究及其他2個篇章…
楊澤波 著
兩千多年儒學發(fā)展有一主一輔兩條線索,主線是道德踐行,輔線是道德存有。前者…
復旦大學楊澤波教授的孟子研究有三個方面是發(fā)前人之未發(fā),而后人很難改易的:…
[德]漢斯·布魯門貝格
隱喻在哲學中扮演什么角色?它阻礙了思考成果的精確表述,抑或有助于哲學家抵…
秦芳
今由《周易》尋知共同體理念淵源,緒論概述《周易》要旨。三古圣人作易傳道,…
陳子性撰
李天綱,項宇,陳錦海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研究中心與瑞安地方合作召開了從“永嘉之學&r…
任鵬程著
本書以先秦兩漢儒家氣性論為研究對象,提出了性乃天的產物并含氣,這是先秦兩…
問永剛
本書是作者數十年研究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成果。在本書中,作者通過自己的人生…
傅佩榮 著
傅佩榮教授首創(chuàng)中西比較視角解讀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詳解老子的宇宙觀、人生…
大鹽中齋 著,李凡榮 譯
本書是“日本陽明學家經典著作譯注”叢書系列。本書對大鹽…
熊宗立撰
馮耀明
本書囊括了作者四十多年來研究的部分成果,大多應用當代分析哲學的方法,更著…
王慧斌著
本書主要關注歸納邏輯在十九世紀中西文化碰撞語境中的本土化過程。全書在梳理…
[明]王守仁 撰、蕭無陂 導讀注譯
《傳習錄》是王陽明與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對話、書信的匯集,包含了王陽明的主…
蔡宗齊主編
《嶺南學報 復刊第十七輯:經學文獻研究》收錄11篇經學相關論文,就經學文獻…
李澤厚
李澤厚認為,《論語》這本書所宣講、所傳布、所論證的那些"道理"、…
孔子及其弟子 著,史志康 譯
《論語》是儒家的創(chuàng)始經典,也是中華文化歷史上最主要的典籍之一,主要記錄春…
可祥 編
由于從曾國藩到近現代諸多名家的推崇,袁了凡的《了凡四訓》成為明代儒者知名…
黃玉順 著
本書主題為“生活儒學的詮釋學”,收入黃玉順教授的多篇論…
邵逝夫 著
本書是資深儒家學者邵逝夫先生最新關于陽明學的講義稿,綜合大量史料和古今研…
李甦平著
本書的主旨內容是對中韓日儒學哲學本質的研究,由緒論、三章、附錄構成。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