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杭氏易學七種(全二冊)
02董仲舒的生態(tài)思想
03明倫弘愿:北朝佛教與經(jīng)學…
04諸子學刊(第二十九緝)
05行不言之教:老子的思想特…
06中國傳統(tǒng)家教家風的歷史嬗…
07盈科后進
08哲學中國·第六輯
09《田艮齋思想與韓國儒學》…
10近思錄備考 近近思錄訓蒙…
鞏寶平,潘波濤 著;馬新 編
《荀子品讀》對《荀子》進行品讀,既對《荀子》中的疑難字句進行了解釋,也對…
可購
王治寶 著
“道可道,非常道”。只有破除“道”的神秘性,才能讀懂《老子》。然而縱觀哲…
王曉昕 著
認識和實踐兩者的功夫斷不可分割。真正的認識是能夠付諸實踐的,不能實踐就不…
尚秉和 著;張善文 校
《周易尚氏學》是對《易經(jīng)》、《易傳》全文的注釋。尚秉和繼承了象數(shù)學的傳統(tǒng)…
萬光軍 著
本書從仁學角度對孔子、孟子思想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大體包括“仁之形上考…
江心力 著
從古至今,中國的先哲不斷地探索與追尋,打造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作為后人…
李巖岑 著
十九世紀中葉以后,西方學術(shù)思想來到中國,并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長期束縛國人…
李振義 著
本書是作者學習中國傳統(tǒng)典籍《易經(jīng)》的自家心得、講課筆記。他認為學《易經(jīng)》…
鄭紅峰 著,鄭紅峰 編
《周易》本是一部古老的筮占之書,漢時被奉為儒家經(jīng)典,倍受歷代學人的重視,…
道紀居士 編
結(jié)合現(xiàn)實,《大學》對現(xiàn)代人如何修身養(yǎng)性、為人處世、立功立業(yè)等問題都有深刻…
止庵 著
其他先秦哲學關(guān)心的都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我”之外,還有“你”和“他”,…
劉沅
暫缺簡介...
何新 著
本書分為《道德經(jīng)》新譯、《道德經(jīng)》詳解和老子考論三個部分,在前兩部分中以…
王恩來 著
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儒家學派的思想在歷史長河中的流變中不斷得到補充和…
宋迪非 著
宋迪非先生以文和畫的形式,站在哲學的高度,用存在主義的視野來關(guān)注生活的點…
弘一法師(李叔同) 著
本書是弘一法師李叔同一生的人生體悟和學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收集了弘一法師…
黃煌 著
“無為而治”涉及“權(quán)力-知識”的壓抑結(jié)構(gòu),需要沉入知識的“潛意識”加以解…
[梁] 真諦 譯;高振農(nóng) 校
《大乘起信論》相傳為印度馬鳴菩薩作,南朝梁真諦譯,是大乘佛教的入門書,在…
許仁圖 著
本書是作者論述孟子學的深入發(fā)揮之作。全書探究孟子學說,重視孟子的好辯。作…
馮契 著
1996至1998年間,馮契先生的著作、論文、講演錄和哲學通信等匯集成十卷本的《…
(明)洪應明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養(yǎng)、人生、處世、出世的…
暫缺作者
南懷瑾講解經(jīng)典,活潑靈動,頗具禪味,注重結(jié)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和歷史典故。其…
李甦平
李甦平*的《三國儒學本論》的主旨內(nèi)容是對東亞儒學——中…
[戰(zhàn)國] 莊周 著;賈太宏 編
《莊子》全書內(nèi)容共三十三篇。內(nèi)篇集中反映了莊子的哲學思想,莊子繼承老子學…
《道德經(jīng)》被稱全文僅五千余字,但文約意豐、博大精深,涵蓋政治、軍事、哲學…
劉貫一 譯
《莊子注譯》以郭慶藩的《莊子集釋》為底本,對個別現(xiàn)代注本歧義的地方則依據(jù)…
王陽明
本書主要收集整理了數(shù)位名家對王陽明經(jīng)典著作《傳習錄》的評語,遵照隆慶六年…
姜平章
人生有“玄機”嗎?人能夠“靈機入妙”嗎?人有“成功特質(zhì)”嗎?這可能是人的…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 等
曹音
《讀懂經(jīng)典叢書·曹音經(jīng)文釋疑書系:周易釋疑》是曹音先生詁解《周…
李川
本書以人權(quán)、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問題為切入點,對普世價值學說進行了多角度、多…
彭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