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古典心性的開顯:現(xiàn)代新儒…
02從古典到現(xiàn)代:觀念和人物…
03明代老學研究
04董仲舒的生態(tài)思想
05曾子學刊(第六輯)
06中國傳統(tǒng)知論的現(xiàn)代審視
07切磋(甲辰集)
08章太炎研究(第三輯)
09哲學中國·第六輯
10墨家邏輯思想研究
吳怡
本書以朱熹的易學思想體系,即《周易本義》為教本,從東西方不同的哲學視角,…
可購
夢堡文化 編繪
《國學經典超有趣:周易》:是一本給7—15歲少年編寫的漫畫版《周易…
楊權
《易經》作為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典籍,為歷代正統(tǒng)派的學者所推崇,被列為&…
李先龍
本書從本土化視域對《周易》做出研究與介紹,嘗試用中國本土文化來說明《周易…
張善文 撰
《周易入門》共分十三章,包括《周易》所含內容、作者,以及八卦、六十四卦、…
程向東 譯注
《周易》以伏羲八卦為基礎,以乾、坤、震、艮、離、坎、兌、巽分別代表天、地…
吳禮敬
本書以歐美《易經》詮釋史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詮釋者的境遇、視角和采用的詮釋…
張海君
《素書》被譽為“奇書”“天書”,共分…
鄧秉元 撰
本書系2011年出版的《周易義疏》一書的增訂版。本書反對傳統(tǒng)的象數(shù)易學及&am…
常年在美國教授《易經》、儒家、道家、禪宗及中國哲學史等課程的吳怡教授,以…
張子立
本書先是從牟宗三與劉述先這兩位現(xiàn)代新儒學代表人物之對比中,剖析其繼承關系…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
《現(xiàn)代儒學》是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主編的輯刊,旨在推動儒家多元傳統(tǒng)的研究,…
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編 著
《現(xiàn)代儒學》是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主編的輯刊,旨在推動儒家多元傳統(tǒng)的研究。…
張俊
晚明以來,儒家文明正面遭遇基督教文明。歷經四百多年的碰撞與融合,雖然后者…
【明】王守仁
《傳習錄》是明代王守仁(王陽明)的哲學語錄。由門人徐愛、錢德洪等輯錄。編…
紀有奎 著
作者認為《周易》的主題是人生,它集中概括了永恒的“人生&rdq…
亨利?法蘭克弗特
在遙遠的古代,當我們把目光投向近東文明時,會看到一個充滿生命的現(xiàn)象世界:…
愛新覺羅·毓鋆
《莊子日講》是根據(jù)毓老師課堂講授之筆記整理而成。毓老師解經遵循儒家經學傳…
何益鑫 著
對于孔孟之間儒學思想的研究而言,郭店竹簡《性自命出》與《五行》兩篇之重要…
劉振英,田青
本書論析了荀子思想與商鞅、墨子、韓非子等諸家思想的關系,以儒家思想發(fā)展進…
《莊子》約成書于先秦時期。全書以“寓言”“重…
李若暉
《春秋》經傳之政治哲學在中國思想史與政治史上有著巨大影響,深入研討《春秋…
《老子日講》是根據(jù)毓老師課堂講授之筆記整理而成。毓老師解經遵循儒家經學傳…
費小兵 著
本書通過解釋學、現(xiàn)象學、心理學、信息思維等方法比較、分析佛道儒三家之&am…
盧國龍 著
本書根據(jù)北宋政治變革的慶歷更新、熙寧變法、元祐更化三階段,將北宋儒學的主…
《易經日講》是根據(jù)毓老師課堂講授之筆記整理而成。毓老師解經遵循儒家經學傳…
竇秀艷,王曉瑋
四書五經是重要的儒家經典著作。南宋時,作為儒學集大成者的朱熹將《大學》《…
楊鑫 著
心齋為陽明高弟,開創(chuàng)了影響巨大的泰州學派。梁漱溟先生曾言:“陽…
[日本]平田昌司 著,黃沉默 譯
本書為“古典新讀”系列第三輯作品《孫子》不過六千言,卻…
周月亮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法的集合。但它內容駁雜,編排散亂,容易令普通讀者望而…
林安梧 著
本書為林安梧先生關于《論語》的集大成之作,將幾十年來精讀《論語》的心得體…
劉君祖
《系辭傳》中引用了不少孔子的論述,應當經過了孔子以后儒家的整理,可以說《…
崔童鹿,花聚會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的哲學作品,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又…
鹿林
本書認為,中華傳統(tǒng)哲學本質上是一種生活哲學,體現(xiàn)了存在論、意識論、價值論…
朱彤窗
自晚清民國以來,章太炎、梁啟超、錢穆、侯外廬、楊向奎等先生后先繼起,對清…
劉瑩
“儒學日本化”的提出雖然始于明治以后,然而其歷史進程的…
張珂著
本書是“董學與儒學辨正系列”的第三部,沿用了唯實主義的…
陳曉霞
本書為國內孟子研究的最新學術成果結集,包第三屆國際青年儒學論壇征文參評論…
鄭濟洲 著
中國傳統(tǒng)治道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原生形態(tài),具有十分豐富的思想內涵。挖掘這一博…
干春松 著
本書是一部系統(tǒng)介紹儒家的特點、價值觀、政治思想的概論性教學用書,通過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