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的新視域

中國文化的新視域

中國文化的新視域

定 價:¥29.80

作 者: 楊慶球 著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文化

ISBN: 9787222076006 出版時間: 2011-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7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文化新視域》共分八篇:起源篇探討了宋儒與基督教的宇甫論,發(fā)現(xiàn)中國的寧宙論比西方二元淪科學觀更契合基督教的觀點。工作篇就儒家與基督教有關工作的道德承擔,探討了儒家上作的道德使命及基督教的工作觀、工作意義、道德責任等。 政治篇比較了孔子與路德的秩序觀,發(fā)覺兩者竟有十分相似之處。倫理篇比較了伊壁鳩魯、康德和祁克果的倫理觀,并以孟子作回應,認為他的良知貫穿了中國兩千年的倫瑚學,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救贖篇主要比較儒家與道教的救贖觀,有趣的是基督教的創(chuàng)造,救贖與道教的“肉身成道”有互相呼應的地方。操練篇透視了王陽明與路德的屬靈/成圣的精神。在今日物化的社會,人們無不為口奔波,本篇的探討,則著眼干心靈的釋放。靈魂篇一致肯定了無論是儒家或基督教早期的教父,人生的價值都要征今世建立。死亡的生命只是人生的附篇:儒家的生命在于子孫延續(xù),沒有永生;基督徒死后不會轉(zhuǎn)化成其他生存狀態(tài),而是只等候復活。鬼怪的事不應由人世轉(zhuǎn)出來。 末世篇從基督教的角度去探討中國人對理想國的追求。 《中國文化新視域》由楊慶球所著。

作者簡介

  楊慶球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榮譽,主修哲學)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文憑)倫敦大學哲學碩士 倫敦大學哲學博士 現(xiàn)任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慶球,香港出生及成長。早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學教師及訓導主任。1984年赴英進修,先后考獲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曾在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維真學院及加拿大神學院任客座教授。1995年返港在建道神學院任教,1999年起在中國神學研究院擔任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主編、神學科教授。著作十余本書、數(shù)十篇學術文章。主要研究西方神學、中西方文化、宗教及政治思想比較。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起源篇 宋儒與基督教宇宙論的比較 一、引言 二、近代西方哲學的二元世界觀 三、《易傳》與宋儒的宇宙論 四、西方近代宇宙論與基督教 五、結語第二篇 工作篇 儒家與基督教有關工作的道德承擔 一、引言:由毒奶、毒債券說起 二、農(nóng)、商在儒家的價值等位 三、儒家工作的道德使命 四、《圣經(jīng)》的工作觀 五、基督教神學重塑工作的意義 六、教宗通諭(Encyclical)與韋伯論工作的道德責任 七、結語第三篇 政治篇 孔子與路德對政治秩序的看法 一、引言 二、孔子與路德的秩序觀 三、孔子與路德對政府權柄的看法 四、結語:孔子路德的政教觀評估第四篇 倫理篇 幸福與自由:中西倫理觀比較 一、引言 二、伊壁鳩魯?shù)淖晕铱鞓分髁x 三、康德的道德律令 四、孟子的無待(unconditional)良知 五、祁克果的絕對真理與宗教倫理 六、結語:中西哲學的人文主義倫理第五篇 救贖篇 肉身成道:儒家與道教的救贖論 一、引言 二、孔子的道與天命 三、孔子的救贖觀 四、黃老的道及早期道教的道 五、成仙與成圣 六、修煉與長生 七、結語:肉身成道與道成肉身第六篇 操練篇 王陽明與路德的屬靈/成圣操練對現(xiàn)代人的啟迪 一、陽明的成圣操練 二、路德的屬靈觀與屬靈操練 三、從路德與陽明看屬靈操練 四、結語:律法與自由的平衡第七篇 靈魂篇 今夜宿誰家?儒家與教父靈魂觀的比較 一、引言 二、周朝的“人死轉(zhuǎn)化神鬼”論 三、漢以后的儒家鬼神論 四、朱子論鬼神 五、儒家鬼神論的意義 六、早期教父有關靈魂起源的探索 七、復活的意義 八、靈魂與鬼怪的活動 九、今夜宿誰家?克服死亡的恐懼第八篇 末世篇 天上人間:末世、千禧年及烏托邦的追尋 一、引言 二、文學的烏托邦思想 三、政治的千禧年渴求 四、洪秀全的地上天國 五、牟宗三的內(nèi)圣外王 六、道德的形上學 七、良知的坎陷 八、理想社會的開展 九、結論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