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國學入門《荀子》精讀

《荀子》精讀

《荀子》精讀

定 價:¥30.00

作 者: 林宏星 編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古代哲學

ISBN: 9787309075021 出版時間: 2011-0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8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荀子是先秦以來大部分儒家典籍的重要傳承者,他的哲學著述后人名為《荀子》。荀子善為《易》、《詩》、《禮》、《春秋》,李斯、韓非、浮丘伯皆為受業(yè)弟子,在戰(zhàn)國末期名重一時,而《荀子》一書也流傳極廣,向為儒者所推崇,是解讀和總結先秦思想的必讀作品。 林宏星編著的《精讀》分析了《荀子》一書中的重要理論和概念,分析過程中將這些理論和概念與作者眼力所及的海內外學者之相關研究以及國外重要哲學思想進行對比,闡發(fā)荀子思想精微,以期讀者對孔孟?為代表的原始儒家乃至中國文化有所熏習和激發(fā),是研讀《荀子》非常值得參考的力作。

作者簡介

暫缺《《荀子》精讀》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講  序說:荀子與《荀子》
  一、荀子其人
  二、荀子其學
  三、“哲學開始于一個現(xiàn)實世界的沒落”
  四、作為“遺囑”的經典
  五、《荀子》之成書及注譯、注釋(附:荀子年表)
第二講  “知天”與“制天”——荀子《天論篇》解義
  一、引言
  二、《天論》:歷史與思想背景
  三、天之所以為天
  四、戳破?術的欺傲
  五、“知天”與“不求知天”
  六、“文”與“神”的辯證
  七、天人合一:現(xiàn)成結構抑或待完成的過程?
第三講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的“性惡”論
  一、引言
  二、“性惡論”的幾個相關問題
  三、“性”的雙重涵義
  四、“性惡”及其論證
  五、“偽”而成善
第四講  “槃水”之喻與“曲得其宜”——荀子之“心”論
  一、引言
  二、“能知”與“所知”
  ?、心之主宰性
  四、治心之要
  五、“曲得其宜”
  六、“知有所止”與知行關系
第五講  “言辯”與“知默”——荀子思想中“體知”之面向
  一、引言
  二、“言辯”:相符抑或經驗?
  三、辯說:“共通感”之觸發(fā)
  四、“知言”與“知默”
  五、“知默”與“身體語言”
  六、“樂論”與審美判斷力
第六講  邏輯、語言與明道——荀子之“名”論
  一、引言
  二、名之諸義
  三、制名之“三標”
  四、用名之“三惑”
  五、名、辭與辯說
第七講  為仁心尋找處境——荀子之“禮”論
  一、引言
  二、禮與“客觀化”問題
  三、禮之起源:建構的真實
  四、明禮定分:客觀架構之極成
  五、“主觀意志的法”及其限制
  六、禮修的道德精神現(xiàn)象
  七、禮、法中的儒法關系
  八、“統(tǒng)類”:禮之客觀化的可能根據(jù)
第八講  “人不能無樂”——荀子之樂論
  一、?言
  二、“樂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三、“樂者,天下之大齊也”
附錄  《荀子》選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