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大學物理實驗開設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的基本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三節(jié) 如何學好大學物理實驗課程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數(shù)據處理
第一節(jié) 測量與誤差
第二節(jié) 實驗不確定度的評定
第三節(jié) 有效數(shù)字
第四節(jié) 數(shù)據處理方法
第五節(jié) 物理實驗的基本測量方法與技術
第三章 基礎實驗
實驗1 長度的測量
實驗2 單擺研究
實驗3 精密稱衡
實驗4 牛頓第二定律的驗證
實驗5 動量守恒定律的驗證
實驗6 液體黏滯系數(shù)的測量
實驗7 物體轉動慣量的測量
實驗8 金屬楊氏模量的測量
實驗9 金屬線脹系數(shù)的測量
實驗10 受迫振動研究
實驗11 弦上駐波實驗
實驗12 空氣比熱容比的測定
實驗13 不良導體導熱系數(shù)的測量
實驗14 液體表面張力系數(shù)的測量
實驗15 諧振動的研究
實驗16 聲速的測定
實驗17 比熱容的測定
實驗18 氣體三定律驗證
實驗19 電阻的分壓特性和限流特性
實驗20 伏安法測電阻和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實驗21 惠斯通電橋測電阻
實驗22 用開爾文電橋測量低值電阻
實驗23 用十一線電位差計測電動勢
實驗24 用電位差計測電阻
實驗25 用電位差計校準電表
實驗26 電表的改裝與校準
實驗27 用模擬法描繪靜電場
實驗28 示波器的原理和應用
實驗29 電子束的聚焦和偏轉
實驗30 RLC電路諧振特性的研究
實驗31 交流電橋
實驗32 靈敏電流計的實驗研究
實驗33 磁場描繪
實驗34 霍爾元件基本參數(shù)測量
實驗35 鐵磁物質動態(tài)磁滯回線的測試
實驗36 透鏡參數(shù)的測量
實驗37 分光計的調節(jié)和使用
實驗38 平行光管的調整和使用
實驗39 發(fā)光強度的測量
實驗40 等厚干涉現(xiàn)象研究
實驗41 邁克爾遜干涉儀的調整和使用
實驗42 旋光現(xiàn)象的觀察與測量
實驗43 液體折射率的測定
實驗44 用菲涅耳雙棱鏡測光源的波長
實驗45 激光衍射法測量微小長度
第四章 綜合性實驗
實驗46 光電效應測普朗克常數(shù)
實驗47 熱敏電阻溫度特性的測量
實驗48 全息照相
實驗49 聲光效應實驗
實驗50 密立根油滴實驗
第五章 設計性實驗
實驗51 物體密度的測量
實驗52 重力加速度的研究
實驗53 用沖擊電流計測電容
實驗54 全息光柵的制作
附錄
附錄1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附錄2 具有專門名稱的國際制導出單位
附錄3 常用基本物理常量
附錄4 海平面上不同緯度處的重力加速度
附錄5 標準大氣壓下不同溫度時水的密度
附錄6 常見材料的各向同性楊氏模量
附錄7 某些固體的比熱容
附錄8 某些液體的黏滯系數(shù)
附錄9 蓖麻油的黏滯系數(shù)值與溫度的關系
附錄10 固體導熱系數(shù)λ
附錄11 某些金屬和合金的電阻率及其溫度系數(shù)
附錄12 在常溫下某些物質相對于空氣的光的折射率
附錄13 常用光源的譜線波長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