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基礎資料
1.1 常用計量單位
1.1.1 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1.1.2 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
1.1.3 我國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
1.1.4 用于構成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的詞頭
1.1.5 常用線規(guī)號與公稱直徑對照
1.1.6 標準篩常用網號及目數對照
1.1.7 粒度代號及尺寸范圍
1.2 國家標準及行業(yè)標準代號
1.3 金屬材料相關知識
1.3.1 常用金屬材料力學性能術語
1.3.2 各種硬度間的換算關系
1.3.3 金屬材料強度與硬度的換算關系
1.3.4 常用金屬材料的密度
1.4 金屬材料的分類
1.4.1 生鐵的分類
1.4.2 鑄鐵的分類.
1.4.3 鋼的分類
1.4.4 鋼產品分類
1.4.5 有色金屬材料的分類
1.5 鋼鐵材料牌號表示方法
1.5.1 基本原則
1.5.2 生鐵牌號表示方法
1.5.3 鐵合金產品牌號表示方法
1.5.4 鑄鐵牌號表示方法
1.5.5 鑄鋼牌號表示方法
1.5.6 鋼牌號表示方法
1.6 鋼鐵材料牌號統(tǒng)一數字代號體系
1.6.1 基本原則
1.6.2 鋼鐵材料統(tǒng)一數字代號的結構形式
1.6.3 鋼鐵材料的類型與統(tǒng)一數字代號
1.6.4 鋼鐵材料細分類與統(tǒng)一數字代號
1.7 有色金屬材料牌號表示方法
1.7.1 鋁及鋁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1.7.2 鎂及鎂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1.7.3 銅及銅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1.7.4 鋅及鋅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1.7.5 鈦及鈦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1.7.6 鎳及鎳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1.7.7 稀土牌號表示方法
1.7.8 貴金屬及其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1.8 金屬材料的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1.8.1 鋼鐵材料的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1.8.2 有色金屬材料的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1.9 金屬材料的交貨狀態(tài)
1.9.1 鋼鐵材料的交貨狀態(tài)
1.9.2 有色金屬材料的狀態(tài)及代號
1.1 0金屬材料的標記
1.10.1 鋼鐵材料的標記代號
1.10.2 鋼鐵材料的涂色標記
1.10.3 有色金屬材料的涂色標記
第2章 鐵粉及純鐵
2.1 鐵粉
2.1.1 粉末冶金用水霧化純鐵粉及合金鋼粉( GB/T 19743-2005)
2.1.2 微米級羰基鐵粉( GB/T 24532-2009)
2.1.3 羰基鎳鐵粉( YS/T 634-2007)
2.1.4 電焊條用還原鐵粉( YB/T 5138-1993)
2.1.5 粉末冶金用還原鐵粉( YB/T 5308-2006)
2.2 純鐵
2.2.1 電磁純鐵(GB/T 6983-2008)
2.2.2 原料純鐵( GB/T 9971-2004)
第3章 生鐵、廢鋼鐵和鐵合金
3.1 生鐵
3.1.1 生鐵的定義( GB/T 20932-2007)
3.1.2 鑄造用生鐵( GB/T 718-2005)
3.1.3 球墨鑄鐵用生鐵( GB/T 1412-2005)
3.1.4 煉鋼用直接還原鐵( YB/T 4170-2008)
3.1.5 鑄造用磷銅鈦低合金耐磨生鐵( YB/T 5210-1993)
3.1.6 煉鋼用生鐵( YB/T 5296-2006)
3.2 廢鋼鐵及鋼渣
3.2.1 廢鋼鐵( CB/T 4223-2004)
……
第4章 鑄鐵和鑄鋼
第5章 工具鋼
第6章 結構鋼
第7章 不銹鋼和耐熱鋼
第8章 鋁及鋁合金
第9章 銅及銅合金
第10章 鎂及鎂合金
第11章 鋅及鋅合金
第12章 鈦及鈦合金
第13章 鎳及鎳合金
第14章 稀有金屬及其合金
第15章 貴金屬及其合金
第16章 稀土金屬及其合金
第17章 金屬復合材料
第18章 特殊合金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