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權概述
第一節(jié) 人權的概念
一、人權的定義
二、人權的歷史地位與世界影響
第二節(jié) 人權的哲學基礎
一、習慣權利說
二、自然權利說
三、法定人權論和功利人權論
四、人性來源說
五、道德權利說
第三節(jié) 人權的主體
一、人權主體的類別
二、個人主體的表現(xiàn)形態(tài)
第四節(jié) 人權的內容、分類和形態(tài)
一、人權內容與分類的傳統(tǒng)觀點
二、人權內容與分類的不同爭論
三、國家義務層次理論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的可訴性
四、開放的人權體系
五、人權的等級
六、人權的形態(tài)
第五節(jié) 人權的屬性
一、人權的普遍性與特殊性
二、人權的絕對性與相對性
三、人權的相互依賴性與不可分割性
四、平等和不歧視
五、寬容
第二章 人權的歷史
第一節(jié) 人權概念的起源
一、西方社會人權概念的起源
二、東方社會人權概念的起源
第二節(jié) 主要人權理論與流派簡述
一、古典人權論
二、社會人權論
三、多元人權論
第三節(jié) 近代重要的人權文件
一、英國的重要人權文件
二、美國的重要人權文件
三、法國的重要人權文件
四、禁止奴隸貿易和保護勞工人權的國際條約
五、《寬容原則宣言》
第三章 國際人權標準
第一節(jié) 聯(lián)合國建立之前的國際人權標準
一、外交保護
二、國際人道法
三、少數者權利保護
四、國際勞工組織與勞工保護制度
五、禁止奴隸制和奴隸貿易
第二節(jié) 《聯(lián)合國憲章》與人權
一、《聯(lián)合國憲章》中的人權條款
二、《聯(lián)合國憲章》人權條款的意義
第三節(jié) 國際人權憲章
一、《世界人權宣言》
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三、對兩個人權公約的評述
第四節(jié) 專門性國際人權公約
一、《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二、《禁止酷刑或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
處罰公約》
三、《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公約》
四、《保護所有人免遭強迫失蹤國際公約》
五、其他的專門性國際人權公約和文件
第五節(jié) 國際人權法與國際人道法、國際難民法
一、國際人道法
……
第四章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
第六章 弱勢群體的人權
第七章 國際人權保護機制
第八章 國家人權保護機制
第九章 商業(yè)與人權
附錄一 中國參加的國際人權公約清單
附錄二 人權條約機構一般性意見目錄
附錄三 聯(lián)合國結構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