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資本邏輯與公共性:馬克思…
02盧梭、馬克思與我們:現(xiàn)代…
03否定的辯證法
04本·阿格爾生態(tài)馬克思…
05《法蘭西內(nèi)戰(zhàn)》 德文版恩…
06馬克思日常生活批判思想研…
07馬克思與人性
08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jīng)典著作…
09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
10馬克思主義與倫理學(第7…
龔培河 著
歷史規(guī)律問題是唯物史觀中的核心問題,對于推動哲學與史學對話意義深遠?!恶R…
可購
袁祖社 著
《實踐與公正:馬克思的哲學價值觀研究》主要內(nèi)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理…
潘峻嶺 著
潘峻嶺編著的這本《批判與揚棄:馬克思新唯物主義與費爾巴哈哲學》以馬克思“…
王清濤 著
《馬克思學說體系研究》是第一部從結構這一至為艱難的問題入手,并結合一些基…
王明初 著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為海南師范大學的年刊?!恶R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2…
郭廣迪 著
《西方經(jīng)濟學視角中的馬克思經(jīng)濟學》通過對西方經(jīng)濟學視角中的馬克思經(jīng)濟學進…
馮華 著
《光明學術文庫:論馬克思恩格斯工作日制度思想及其意義》首先梳理了馬克思恩…
王雨辰 著
《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倫理批判與道德烏托邦:西方馬克思主義倫…
王建朗,卜憲群,張順洪 編
《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研究(第3輯2013)》主要收錄2012年度全國范圍內(nèi)公開發(fā)表…
李達 編
本書是中共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李達先生主持編寫…
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 編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 著
張盾,等著
《黑格爾與馬克思政治哲學六論》是吉林大學的張盾、田冠浩的著作,是以黑格爾…
方錫良 編
《現(xiàn)代性批判視域中的馬克思自然觀研究》通過思想史梳理和文本解讀相結合,從…
解保軍 著
“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Ecological Marxism)產(chǎn)生于20世紀60-70年代。世界范…
李志 著
隨著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的深入進行,我國國債市場的發(fā)展日益完善和成熟,國債的…
李文峰 著
《早期西方馬克思主義對列寧政治哲學的思考:以階級意識為視角的探討》為西方…
朱佳木 編
2013年4月13-1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論壇在北京召開了主題為…
韓秋紅,史巍,胡緒明 著
本書稿以西方馬克思主義在西方工業(yè)文明社會背景下所進行的現(xiàn)代性批判為研究內(nèi)…
(美)托馬斯·C·帕特森(Thomas…
21世紀的中國人類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前景,為適應中國人類學學科建設和本…
陸劍杰著 著
《掌握命運創(chuàng)造歷史的哲學: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范式的研究》是國家哲學社會…
韓立新 編
本書立足于《巴黎手稿》展開研究,提出了一個關于早期馬克思的新解釋,即馬克…
卓新平 編
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
侯惠勤 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第3輯2013)/馬克思主義專題研究文叢》為中國社會科…
李捷 編
《毛澤東思想研究(第1輯2012)/馬克思主義專題研究文叢》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實施…
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 編
《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發(fā)展報告·學科前沿研究報告系列·馬克思主義…
(加)凱·尼爾森 著
本書是尼爾森在馬克思道德理論研究方面最重要的作品,不但廣泛地為人引用,也…
沈真 著
這本論文集廣義地說,是講德國古典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狹義地說,是講費…
吳仁平,賴亦明,王玲玲 著
《馬克思主義研究文庫:馬克思恩格斯哲學經(jīng)典著作解讀》根據(jù)最新教學大綱的要…
劉尚明 著
19世紀中葉起,哲學凸現(xiàn)了價值論研究,而絕對價值觀念的尋求尤其成為它關注的…
張慶熊 著
《現(xiàn)象學方法與馬克思主義文選》為學術譯文集,選編收入了當代西方現(xiàn)代著名學…
劉雅靜,魯成波 著
劉雅靜、魯成波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六章內(nèi)容。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
杜利英 著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與方法:以實踐為基礎》凸顯了人和人的活動,堅持“以人…
嚴澤勝 著
《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拉康與后馬克思主義思潮》系統(tǒng)研究拉康精神分…
熊進 著
時間既是一個科學問題又是一個純粹的哲學問題。因為時間問題所具有的本根性和…
王遼東 著
《專注與多元》作者王遼東通過專注與多元這一對范疇,系統(tǒng)論述了辯證法中主要…
武廷海,張能,徐斌 著
《空間共享:新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城鎮(zhèn)化》借鑒馬克思和新馬克思主義城市研究的…
王晶 著
19世紀的歐洲,正是蒸汽機普遍應用、物質(zhì)和信息交換頻繁的商品社會。作為當時…
楊耕,吳曉明 編
本項目依托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和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和社會學學院的師資力量和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