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余書店》如實記錄了獨立書店讀易洞的成長歷程,內容涉及書店經營的故事、樂趣與思考的方方面面。有三段文字可簡略提煉《業(yè)余書店》:1、太理性了書店開不起來。太感性了書店開不下去。先感性后理性書店越開越違背自己初衷。所以想開書店就趕緊開,根本不要想那么多。開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強,也不要想那么多。人生怎樣都是死路一條,關鍵是如何生得有意義。2、名副其實的“社區(qū)書店”,而他的店主人,經由這家書店,為我們展示了一個鮮活的城市社區(qū),它折射出了當下私人家庭與公共生活之間的微妙關系,其背后是個體在公私領域之間進退的尺度和認知,或者,它至少是我們這個社會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寫照。:摘自《文化縱橫》雜志3、2010年第五屆民營書業(yè)評選,讀易洞榮獲“年度最佳小書店”稱號。頒獎詞這樣寫道:店主說,開書店是無經濟壓力條件下的個人樂趣。這間不足一百平方米、名字古怪的書店,把自己定位于“社區(qū)書房”,和鄰里交往的“互動空間”,在大書城林立、網上書店擴張的今天,它不僅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更變成了一個社區(qū)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