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與發(fā)展一一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少數民族教育》一書主要是以國外學者的研究視角來看待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文化、學校教育及其發(fā)展狀況,它匯集了國際上一些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和教育專家的研究。雖然該書出版于十多年前,但在當下并未失去其意義。它是學者們對中國族群性研究興趣不斷增長的一個成果。這次對該書部分內容的翻譯也表明書中的一些觀點、視角和研究方法已經開始影響中國國內的族群教育研究。 本書成書之時,正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qū)開始感受到自1978年開始的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沖擊之際。而自2000年以來,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又都經歷了巨大的社會文化變遷。新型的交通和通訊技術不僅使長途溝通和旅行更加便利,同時在一個迅速擴張的市場中,它也促進了族群社區(q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大量少數民族地區(qū)的青年離開家鄉(xiāng)到城市尋找工作,同時漢人和其他族群成員也大量向西流動,他們或尋找商機或作為專業(yè)人才就職。這使得當地族群社區(qū)對廣闊外部世界的看法開始改變,也為其繁榮帶來了新的機遇, 同時也進一步展現了中國豐富的多元文化傳統。然而,面對如火如茶的市場經濟,這種不斷增加的族群間的互動也自然帶來了不公平和一些文化上的誤解,在某些地區(qū)甚至引發(fā)族際沖突。作為學者,我們把教育看做是傳授知識和增進人們互相了解的一種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