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心理學入門

心理學入門

心理學入門

定 價:¥88.00

作 者: (德)格爾德·米策爾 著,張鳳鳳,金建 譯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心理學

ISBN: 9787511710321 出版時間: 201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70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心理學常識》系德國人格爾德·米策爾的著作,是一部風靡歐洲三十余年、再版23次的心理學常識書。大眾的語言,作者用讀者耳熟能詳?shù)恼Z言進行描述,選用專業(yè)術語慎之又慎;采用日常的案例。作者啟動自我體驗,力求描述和解釋每一位讀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夠觀察到的心理過程;該著作不略過基礎的知識。對讀者目前心理學各流派回答了哪些問題、又留下哪些問題。因為德奧本是心理學的故鄉(xiāng),對中國學界很有啟發(fā)意義;該著的核心是教我們?nèi)绾芜\用心理學,怎樣用心理學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諸多問題;在體力上,插圖、列表、舉例、擴展信息,全書欄目豐富,綱舉目張。

作者簡介

  格爾德.米策爾(GerdMietzel),1936年生于呂貝克,德國心理學家,大學主修心理學和教育學。1971年以來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育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教授。有多部關于心理學方面的著作,深入淺出,深受讀者喜愛。

圖書目錄

前言
1.心理學的宗旨、觀點和應用
 1.1.研究人的行為和經(jīng)歷是心理學的任務
 1.2.心理學是研究領域
  1.2.1.科學研究的目的
  1.2.2.科學調(diào)查的若干特征
 1.3.關于人類行為的觀點
  1.3.1.科學心理學的開端
  1.3.2.近代的理論觀點
 1.4.應用心理學的若干工作領域
  1.4.1.教育心理學
  1.4.2.健康心理學
  1.4.3.環(huán)境心理學
  1.4.4.犯罪和司法心理學
  1.4.5.臨床心理學
  1.4.6.勞動心理學、企業(yè)和組織心理學
 1.5.后續(xù)章節(jié)展望
2.人類的發(fā)展心理學:基礎和開端
 2.1.發(fā)展心理學的目的
 2.2.發(fā)展心理學的基本問題
  2.2.1.發(fā)育的連續(xù)性或者間歇性
  2.2.2.遺傳—環(huán)境問題
 2.3.出生前的發(fā)育
 2.4.出生
  2.4.1.出生的正常過程
  2.4.2.分娩并發(fā)癥
 2.5.童年早期
  2.5.1.身體運功機能的發(fā)育
  2.5.2.視力的發(fā)育
  2.5.3.社會—情感聯(lián)系的發(fā)育
  2.5.4.認知功能的發(fā)育
  2.5.5.語言能力的發(fā)育
  2.5.6.符號功能
 2.6.學齡前兒童
  2.6.1.認知發(fā)育
  2.6.2.社會發(fā)展
  2.7.入學兒童
  2.7.1.認知發(fā)育
  2.7.2.道德判斷力的發(fā)育
  2.7.3.友情關系的發(fā)展
3.青春期和成年后的發(fā)育
 3.1.青春期
  3.1.1.入學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發(fā)育階段
  3.1.2.身體上的變化
  3.1.3.認知發(fā)育
  3.1.4.父母的教育方式
  3.1.5.重新調(diào)整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3.1.6.尋找自我身份
 3.2.成人期
  3.2.1.成年期發(fā)展的若干基礎
  3.2.2.所選擇的領域的發(fā)展
  3.2.3.人到中年
  3.2.4.身體變化:成功養(yǎng)生的其他例子
 3.3.人生的終點
  3.3.1.近期歷史上關于死亡的觀念的改變
  3.3.2.對死亡的恐懼
  3.3.3.面臨死亡時的情感反應
4.感覺心理學
 4.1.感覺系統(tǒng)
  4.1.1.感覺器官的一般功能
  4.1.2.心理物理學
 4.2.感覺數(shù)據(jù)的解析
  4.2.1.感受和感覺之間的區(qū)別
  4.2.2.信號發(fā)現(xiàn)理論
 4.3.視覺器官的結(jié)構(gòu)和作用方式
  4.3.1.電磁波是視覺感覺印象的基礎
  4.3.2.接受物理能量并轉(zhuǎn)化為神經(jīng)搏動
  4.3.3.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理和傳遞視覺信息
 4.4.解釋色覺的理論
 4.5.形狀感覺
  4.5.1.加工視覺信息的等級結(jié)構(gòu)
  4.5.2.形狀感覺中的格式塔原則
 4.6.對運動的感覺
 4.7.用單眼或雙眼觀看時的距離感覺
 4.8.文化對感覺的影響
 4.9.人的意識
  4.9.1.意識的特征
  4.9.2.意識和注意力
5.學習的基本過程
 5.1.學習是行為變化的過程
 5.2.學習的理論
  5.2.1.經(jīng)典的條件反射
  5.2.2.工具性條件反射
  5.2.3.操作性條件反射
  5.2.4.從認知角度看條件反射
  5.2.5.愛德華?托爾曼的認知學習理論
  5.2.6.從嘗試行為和失敗行為到認識
  5.2.7.在觀察中學習
6.記憶心理學
 6.1.記憶是信息處理
  6.1.1.感覺記錄器:感官刺激的入口
  6.1.2.短期記憶
  6.1.3.長期記憶
  6.2.記憶能力的提高
  6.2.1.設計練習活動的建議
  6.2.2.記憶術
7.問題的解決及其前提
 7.1.思維
  7.1.1.形象的表象:沒有感官刺激的感覺
  7.1.2.概念的形成和運用
  7.1.3.推斷性思維
 7.2.問題的解決
  7.2.1.解決問題的過程的研究
  7.2.2.早期經(jīng)驗妨礙問題的解決
 7.3.解決問題的行為是智力的表現(xiàn)
  7.3.1.智力的特征
  7.3.2.探求智力測試方法:途徑和歧途
  7.3.3.智力研究之路:從結(jié)果到過程
8.動機心理學
 8.1.有動機的行為:特征描述和闡釋
  8.1.1.有動機的行為的特征
  8.1.2.覺察到有目的的行為方式的差別是進行解釋的前提
  8.1.3.為有動機行為所作的解釋和虛假解釋:本能論
 8.2.關于具體動機的理論
  8.2.1.進食行為及其解釋
  8.2.2.攻擊行為及其解釋
  8.2.3.促進學習動機的若干條件
  8.2.4.感覺經(jīng)歷是取得成績的結(jié)果
  8.2.5.意愿心理學
9.情感心理學
 9.1.情感的特征和分類
  9.1.1.人的情緒的組成
  9.1.2.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9.1.3.對未來感情的預知
 9.2.解釋情感的理論觀點
 9.3.主觀幸福感:特征和產(chǎn)生
  9.3.1.主觀幸福感的個人原因和社會原因
  9.3.2.富裕和主觀幸福感
  9.3.3.社會比較和主觀幸福感
  9.3.4.促進產(chǎn)生幸福感的條件
 9.4.通過表情社會地傳遞情感
  9.4.1.表達情感是為了增進理解
  9.4.2.情感表達的生物學的和經(jīng)驗的前提
  9.4.3.所表達的情感對旁觀者的影響
  9.4.4.在社會狀況下表達情感的規(guī)則
  9.4.5. “偽裝”情感的可能性
 9.5.通過體態(tài)和手勢社會地傳達情感
 9.6.情商
10.社會過程心理學
 10.1.社會的感覺
  10.1.1.社會公式及其功能
  10.1.2.個人感覺過程中的歸因
  10.1.3.偏見心理學
 10.2.從相遇到社會吸引
  10.2.1.促進產(chǎn)生第一次社會接觸的條件
  10.2.2.促進相互吸引的條件
  10.2.3.通過愛情建立社會情感聯(lián)系
  0.3.群體對成員的影響:適應
  10.3.1.經(jīng)典實驗
  10.3.2.接受社會影響的不同原因
  10.3.3.多數(shù)人對持不同意見者的反應
  10.3.4.持不同意見者改變多數(shù)人的信念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