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字子美,唐睿宗太極元年(712)正月初一,誕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東二里的南瑤灣。他出身于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文化世家。他的十三世祖晉代鎮(zhèn)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是一位有很高文化修養(yǎng)的儒將,對儒家的史學經典《左傳》十分愛好,史稱有《左傳》癖,曾撰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三十卷。他的曾祖杜依藝,曾任鞏縣令。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為當時“文章四友”之一,官至膳部員外郎。其父杜閑,曾任兗州司馬、奉天縣令。杜甫受其先祖杜預和祖父杜審言的影響很大,從小就受到儒學的熏陶和作詩的訓練,立志繼承先祖和祖父的“素業(yè)”,作為儒學大師和著名詩人的傳人,他具有仁者的胸懷和詩人的氣質。開元時到天寶初年,是他人生的第一個階段。杜甫自幼聰穎,“七齡思即壯,開口吟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壯游》)。杜甫幼年喪母,被寄養(yǎng)在洛陽仁風里二姑母家。他少年老成,苦讀詩書,所從游皆當時名士,如李邕、王翰、崔尚、魏啟心等。十九歲時,曾漫游郇瑕(今山西猗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