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歷史上的變法運動
1“變法”的名義
2“革正法度”的意義
3“圣人”“變法”
一 吳起變法
1明法審令
2廉平,盡能得士心
3在德不在險
4死后留權
5“猜忍”與“刻暴”
二 商君的歷史貢獻
1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2商鞅能令政必行
3尚力任法
4兵為強國之要
5遷都咸陽的意義
6商鞅與《商君書》的政治文化影響
7以“法古”反“法古”
8《商君書》“國強民弱”政治公式
9關于商君“刻薄”
三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1胡服之功未可知也
2趙武靈王胡服而朝
3革政而胡服
4“無窮之門”
四 漢武帝“更化”
1文化新政策:罷黜百家,表章《六經》
2選官制度的創(chuàng)新
3新經濟體制的確立
4輪臺詔:“過天地之風雷”
五 王莽改制
1“匿情求名”的貴族
2王田私屬
3五均六筦
4分州定域
5“東都”規(guī)劃
6新莽王朝的覆滅
7“復古”的失敗
8躁擾·激發(fā)·數(shù)變改:變法史上的教訓
六 北魏孝文帝“變俗”“遷都”
1對中原“禮數(shù)”“法禁”的尊重和學習
2改革吏治的制度化建設
3遷都洛陽
4均田制·三長制
5“往憲”和“舊典”
七 “中國11世紀的改革家”王安石的事業(yè)
1理財興農新法
2省兵置將新法
3勵學選官新法
4“三不足”精神
5“先王之法”和“先王之政”
6“井田”夢想
7“拗相公”形象
八 金世宗改革
1“以富貴文字,壞我土俗”
2資級不到庸何傷
3“小堯舜”稱號
九 張居正改革
1加強邊防:以相而兼將
2考成法
3一條鞭法
4張居正改革的負面現(xiàn)象
5柔剛·寬狹·緩急
6“奪情”風波
7身后一敗涂地
十 戊戌維新
1《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
2《強學報》和《湘學報》
3百日維新
4戊戌六君子
結語 變法的文化史思考
1中國歷代變法的類型分析
2變法的理論和變法的實踐
3“托古改制”:變法的策略形式
4變法運動與變法運動的主持者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