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物理學諾貝爾獎中的科學:物理學獎卷

諾貝爾獎中的科學:物理學獎卷

諾貝爾獎中的科學:物理學獎卷

定 價:¥38.80

作 者: (日)矢沢科學事務所 編著,宋天,鄭濤,宋鶴山 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理論物理學

ISBN: 9787030327420 出版時間: 201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諾貝爾獎是這個時代最富有神秘色彩的科學獎項了。獲得這一無上榮譽的科學家們,有的原本默默無聞,獲獎之后便聲名鵲起、婦孺皆知,有的本來就是各媒體爭相報道的知名學者,所到之處人們無不仰慕追隨。他們的成長、性格、人生經(jīng)歷不一而同,最終卻都得到了諾貝爾獎的青睞。為什么是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們的研究成果意味著什么?為什么是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獎?《諾貝爾獎中的科學:物理學獎卷》從最近30年的諾貝爾獲獎者當中,甄選出了16位光彩奪目的“科學巨星”,來看看他們的人生和科學研究。他們也會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只是諾貝爾獎的光芒有時會凸顯或遮掩他們個性的某些方面,有時也會把公眾的注意力從最富有故事性的情節(jié)上轉(zhuǎn)移開……諾貝爾獎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富有神秘色彩的獎項之一了。獲得這一至高無上榮譽的科學家們,有的原本默默無聞,獲獎之后便名聲鵲起、婦孺皆知,也有的本來就是各媒體爭相報道的知名學者,所到之處人們無不仰慕追隨。他們的名字不僅名垂青史,他們的人格也垂范于天下。那么,揭開諾貝爾獎和獲獎者們的面紗,如此被社會和世人關注和仰慕的諾貝爾獎到底是什么呢?《諾貝爾獎中的科學:物理學獎卷》(本系列)將帶你近距離接觸諾貝爾獲獎者們和他們的研究成果,一起揭開諾貝爾獎的神秘面紗,向你講述你所不知道的諾貝爾獎的秘密和故事。

作者簡介

  矢沢科學事務所(YazawaScienceOffice),1982年于日本東京成立的科學信息集團,法人代表為矢沢潔。該集團出版過的圖書包括《最新科學論系列》(共37冊)、世界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采訪錄《知識的巨人》、《經(jīng)濟學是如何產(chǎn)生的?》、《日本男人的精子能力》以及有關癌癥、糖尿病、腦部疾病等大眾醫(yī)學類圖書系列、動物醫(yī)學系列(以上由學習研究社出版),《巨大的工程》(講談社)、《原始的科學》(以上由softbank出版),《藥物是如何起作用的》、《地球真的在升溫嗎?》、《核能的復興》、《撼動自然界的“臨界點”之謎》、《NASA每日播報:驚人的宇宙原始信息》、《NASA每日播報:驚人的地球原始信息》(以上均由技術評論社出版)等。

圖書目錄

第1章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南部陽一郎 Yoichiro Nambu
文雅先生的“對稱性自發(fā)破缺”

第2章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小林 誠 Makoto Kobayashi
益川敏英 Toshihide Maskawa
宇宙中物質(zhì)存在原因:
“CP對稱性破缺”來自日本的答案

第3章 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皮特·克魯伯格 Peter A.Grünberg阿爾伯特·費爾特 Albert Fert
“巨磁阻”的發(fā)現(xiàn)所帶來的技術革新
諾貝爾獎獲獎者采訪錄①:皮特·克魯伯格

第4章 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安東尼·萊格特 Anthony J. Leggett
超低溫和超流的量子力學世界

第5章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小柴昌俊 Masatoshi Koshiba
向“中微子天文學”的誕生邁出一大步
物理學獎卷(1983年至今)
21世紀科學知識叢書諾貝爾獎中的科學
Nobel Leaureates in physics in Recent Three Decades

第6章 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卡爾·韋曼 Carl E.Wieman埃里克·康奈爾 Eric A.Cornell沃爾夫?qū)?middot;克特勒 Wolfgang Ketterle
冷卻再冷卻、冷卻到極限:宇宙最低溫度的探求
諾貝爾獎獲獎者采訪錄②:卡爾·韋曼
諾貝爾獎獲獎者采訪錄③:沃爾夫?qū)?middot;克特勒

第7章 200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杰克·基爾比 Jack St. Clair Kilby
集成電路(IC)的發(fā)明引領21世紀的技術

第8章 198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亞歷山大·穆勒 K. Alex(Alexander) Muller喬治·柏諾茲 J.Georg Bednorz
高溫超導的展望

第9章 198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卡羅·盧比亞 Carlo Rubbia
發(fā)現(xiàn)傳遞弱相互作用介子的“大科學男人”

第10章 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威廉·福勒 William A. Fowler
星塵-重金屬元素是怎么產(chǎn)生的

第11章 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 Subramanyan Chandrasekhar
探索白矮星和黑洞奧秘的印度物理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一覽表(1901~2008年)
主要參考文獻與資料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