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原題》是民國年間的作品,時值倡導白話文的新文化運動方興未艾,作品雖采用了傳統(tǒng)的章回體,但其語言表現(xiàn)已遠非古代小說,傳統(tǒng)與白話的痕跡并存而更接近于現(xiàn)代。故此,對原作中某些語詞的舊式用法(主要是異體字和不規(guī)范用法)做出了符合當今語言規(guī)范的處理,比如,的、地、得的用法,他、她、它的區(qū)分,“計畫”改為“計劃”,“沈吟”改為“沉吟”,“撕殺”改為“廝殺”,“甚么”改為“什么”,“平空”改為“憑空”,“紀載”改為“記載”,“留芳”改為“流芳”,“伏侍”改為“服事”,“鎮(zhèn)攝”改為“震懾”,“畫象”改為“畫像”,“傍徨”改為“彷徨”,“忽喇喇”改為“呼啦啦”,“眾寡不敵”改為“寡不敵眾”,“走頭無路”改為“走投無路”,“無可如何”改為“無可奈何”等等。書中有一些疑難詞語、典故等,本次整理做了相應的注釋(對冷僻字詞做了同音字注釋),以幫助讀者排除閱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