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中國語境中的摩爾話題
導論 摩爾《倫理學原理》的中國視野知識合法性解讀
一、倫理學合法性的當代三大困境
二、課題研究意義、現狀
三、本書寫作與研究脈絡
第一章 摩爾與《倫理學原理》
一、摩爾生平與倫理學學術歷程
二、《倫理學原理》的時代背景與學術譜系
第二章 摩爾《倫理學原理》的知識合法性立場
一、倫理學的研究對象
二、倫理學的三類問題
三、倫理學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倫理學知識內容的危機
一、道德常識何以可能
二、摩爾捍衛(wèi)常識的知識觀
三、回到摩爾的立場
四、任何未來科學的倫理學何以可能
第四章 倫理學家的身份危機
一、當代社會與人文知識分子
二、倫理學家身份裂變
三、知識分子的社會擔當:意識問題
第五章 倫理學知識的認同危機
一、知識分子的良知“謀劃”
二、知識市場化條件下倫理學家的道德優(yōu)越感何去何從
三、倫理學知識實踐發(fā)展的路徑依賴:現代性制度安排
第六章 身份、認知與公民道德:基于空間養(yǎng)成的視角
一、道德主體的身份演進:從個人向公民
二、公民道德:公民真正理解其自身的道德
三、城市:公民道德的存在場域
四、建構與公民道德相適宜的城市空間強化制序
第七章 路徑選擇時代道德教育的常識化危機
一、常識的匱乏:道德理論知識內卷化的實質
二、身份與認同:道德理論教學危機的雙重維度
三、常識化教育:路徑選擇時代道德教育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結語 遠未結束的摩爾話題
一、關注現實問題的倫理學
二、倫理學能為人的生活帶來什么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