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西方文學的關系源遠流長,與當代西方文學的關系仍然十分密切?;浇虤v來是西方作家重要的精神資源,千百年來,它對西方作家的思維方式、價值判斷、藝術理念等產生了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在20世紀,繼傳統(tǒng)信仰崩潰,旋即就是宗教信仰的回歸,眾多西方作家仍然不僅從《圣經》中汲取創(chuàng)作素材、結構框架和意象典故,更表現出濃厚的宗教情懷。但任何事物總是存在著多面性。西方作家在自覺或被動地吸納和接受基督教思想觀念、倫理道德的同時,也有對后者的主動拒斥和反叛。西方文學對基督教的各種觀念或接受、宣揚,或批判、否定,或改造、發(fā)展而為己所用,對基督教各種觀念的堅持或動搖、反叛或復歸貫穿西方文學的始終,直至今日。 基督教對西方文學的影響深廣,本著作關注其主要方面:基督教經典《圣經》以其神學特質、文學原型模式影響西方文學。信仰學說是基督教神學的基礎,在西方文學中,信仰首先是一種信念,但也可以作為旗幟、工具或武器?;浇痰呐瓮c神的國(天國)連為一體。文學中,盼望既仰望來世又俯視現世,盼望一直與天堂、與上帝之城、與理想國密切相關,在20世紀,盼望轉向了空無?;浇痰膼奂捌溲诱梗喝蚀?、博愛、忍耐、寬恕、憐憫是西方文學大師尊奉的圭臬,是他們消除罪惡與貧困、解決所有社會問題的法寶?;浇探髁x要求世人棄絕現世的÷切欲望和利益,基督教的禁欲理論與人的自然天性格格不入.基于對人的本能、人的生理屬性的肯定,歷代西方文學對合理滿足人的生理本能、欲望持肯定的態(tài)度,對人貪得無厭的權力欲,橫流的物欲,泛濫的情欲、性欲給予尖銳的批判和否定。20世紀,在進一步彰顯人性人權的社會思潮的推動文學中對情欲、性欲肯定與褒揚的聲勢日益壯大,文學橫掃否定性欲的基督教禁欲主義,但也不乏基督教禁欲主義的偶爾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