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時期清內閣大庫檔案被當作廢紙賤賣。引起了羅振玉等人的注意和重視,遂有了“八千麻袋檔案”的拯救與轉手,明清檔案由此進入公眾視野,有志之士便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搶救、保護和整理工作。本書通過史料的挖掘與梳理,還原了這一復雜的過程,展現了具體詳實的細節(jié),對民國時期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故宮博物院文獻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清華大學歷史系和禹貢學會等機構及其人士先后參與明清檔案的保管和整理做了細致的探討和闡述;并在史實構建基礎上進行了理論分析和意義闡釋,剖析了整理方法的運用與變化,揭示了檔案思想的積淀和升華,闡明了檔案整理的經驗與教訓。明清檔案整理的影響逐漸深入人心,而其作用也日益突出,并成為了中國檔案學形成的推進因素和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