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祖猷 我的良師和益友
孫仁宗 一生能做好兩三件事就不錯了——與沈善洪在千島湖交談
金 鏘 我眼里的沈善洪校長
王元驤 沈善洪校長印象
吳熊和 懷高屋建瓴宏圖,治學治校 具慧眼識人明鑒,重德重才——壽沈善洪校長八十華誕
黃時鑒 祝善洪學長八秩大壽
陸 堅 壽沈善洪校長八十
陳村富 一位有膽識、有作為、有功業(yè)的校長——我體察到的沈善洪
陳 堅 學者的風范 精神的魅力
楊樹標 我心中歷史系的一些事——兼賀沈善洪校長八十華誕
陳新鏑 沈善洪校長和杭州大學的國際交流
韓泉欣 往事可懷
龐學銓 學者·校長——沈善洪先生印象
金健人 沈善洪先生與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
費君清 遠見卓識,引領風氣,實現杭州大學的跨越發(fā)展——記沈善洪校長二三事
張美鳳 在沈校長身邊工作的日子
肖瑞峰 獨將青眼向后學——我所接觸到的沈善洪先生
張涌泉 沈善洪校長和《敦煌文獻合集》的編纂
錢 明 浙江社科院時期的沈善洪老師
史晉川 提攜后進——記沈校長與老杭州大學領導的關懷
滕建明 凜然與淡然——沈善洪校長印象
徐 輝 校長的楷模,學者的典范——原杭州大學校長沈善洪先生八十壽辰芹獻
董 平 談《中國哲學史概要》在中國現代哲學史上的地位——賀沈善洪教授八十壽
陳 來 “以對方為重”:儒家倫理觀的核心價值
劉 東 嚴復和辜鴻銘的文化言說
楊國榮 理學的衍化——從張載到王陽明
廖可斌 思想的基本形態(tài)、現實形態(tài)和可能形態(tài)——探討理學的歷史作用和當代價值的一種思路
楊渭生 試論宋代新儒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龔延明 北朝本色樂府詩《木蘭歌》發(fā)覆——兼質疑《全唐詩》誤收署名韋元甫《木蘭歌》
束景南 王曉華 四書的升格運動與宋代四書學的興起——漢學向宋學轉型的經典詮釋歷程
邵培仁 當代傳播學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信息接受觀
陳剩勇 禮與史——中國古代史學的政治與倫理面相
黃華新 跨學科研究中的問題意識
陳 輝 《漂海錄》紀事源考——以杭州為例
楊雨蕾 縞綸之情——黃丕烈和樸齊家,柳得恭交游小考
莫小也 明清時期江南市鎮(zhèn)修橋義行探析
何 俊 中國近世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師門問學記
李 軍 活字印刷的歷史命運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