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醫(yī)學基礎醫(yī)學批評與臨床

批評與臨床

批評與臨床

定 價:¥32.00

作 者: (法)德勒茲 著,劉云虹 等譯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理論

ISBN: 9787305090783 出版時間: 2012-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3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吉爾·德勒茲的最後一本著作《批評與臨床》(Essays Critical and Clinical)中,能讓文學與生活之間產(chǎn)生新的可能,在透過不同的路線(line)—不論是「蛻化成他者」(becoming-other)或是「通過其間」(passes between)—逃逸於語言之內(nèi)部或外部,都將將語言推向一種極限,或是在語言本身支吾其詞以達到蛻變成他者的過程,或是在創(chuàng)造某種「景象與聲響」(visions and auditions)中開展,即便那原先并非語言元素,卻因為「語言本身」而使之成為可能。最終,吉爾·德勒茲將文學作為語言推向外部世界的志業(yè),藉著文學,藉著字辭面向一種未知世界的敞開。

作者簡介

  吉爾·德勒茲(GillesDeleuze,1925-1995),法國最著名的后現(xiàn)代哲學家之一,以創(chuàng)造眾多富有洞見的哲學新概念著稱,對形而上學和藝術(shù)哲學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和瓜塔里(FélixGuattari)一起,他們創(chuàng)造了去疆界化(déterritorialisation)的概念,并對精神分析和資本主義進行了綜合批判。其主要學術(shù)著作包括《差異與重復》(Différenceet répétition,1968)、《感覺的邏輯》(Logique duse,1969),以及與瓜塔里合著的《反俄狄浦斯》(L'Anti-?dipe,1972)、《千高原》(Milleplateaux,1980)等,在哲學、文學、電影和繪畫等多個領(lǐng)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劉云虹1973年生,江蘇南京人,1992年9月進入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學習,至1999年3月先后于該系獲得文學學士、碩士學位,并留法語系任教至今。2003年12月獲南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F(xiàn)為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法語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曹丹紅1980年生,浙江寧波人。1999年進入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學習。2008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獲外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現(xiàn)為南京大學法語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文學與人生
第二章 劉易斯·沃夫森或方法
第三章 劉易斯·卡羅爾
第四章 愛爾蘭最偉大的電影(貝克特的“電影”)
第五章 論能夠概括康德哲學的四種詩意表達
第六章 尼采與圣保羅,勞倫斯與拔摩島的約翰
第七章 對馬索克的重新闡述
第八章 惠特曼
第九章 孩子們說的話
第十章 巴特比,或句式
第十一章 海德格爾鮮為人知的前驅(qū)者:阿爾弗雷徳·雅里
第十二章 尼采眼中的阿里阿德涅之迷
第十三章 他結(jié)巴道……
第十四章 恥與榮:T.E.勞倫斯
第十五章 為了審判的終結(jié)
第十六章 柏拉圖,希臘人
第十七章 斯賓諾莎及三大“倫理學”
篇章原始出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