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薩繆爾森(Paul A.Samuelson),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和哈佛大學,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系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許多著作使他在年輕時就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他于197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美國第一個獲得此項大獎的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教授曾長期為美國《新聞周刊》的經濟學欄目撰稿,曾擔任美國總統(tǒng)約翰·肯尼迪的經濟顧問,屬于那種能夠同普通民眾進行交流和溝通的為數極少的科學家之一。薩繆爾森常出席國會聽證,并為聯邦儲備、財政部、許多私人機構和非營利機構擔任咨詢專家。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做研究工作和經常打網球之外,薩繆爾森教授還是紐約大學的客座教授。他的6個孩子(包括一次三胞胎)為薩繆爾森家族衍續(xù)了15個子孫。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美國杰出經濟學家之一,出生于新墨西哥州的阿爾布開克。本科就讀于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F任耶魯大學斯特林經濟學教授,考爾斯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理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研究員。諾德豪斯的經濟學研究范圍很寬,包括環(huán)境、能源、技術變革和經濟增長,以及利潤和生產率的增長趨勢。此外,對經濟政策研究非常感興趣。1977~1979年是卡特總統(tǒng)經濟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曾多次出席政府顧問委員會的會議,不時為《紐約圖書評論》和其他報刊撰文。在耶魯大學他主講經濟學原理課程。諾德豪斯教授與妻子芭芭拉居住在康涅狄格州的紐黑文市。教學寫作之余,他喜歡音樂、旅游、滑雪,和家人在一起。蕭琛,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78~1985 年在北京大學經濟學系獲學士和碩士;1987~1989年獲世界銀行全額獎學金,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學系攻讀博士課程,曾應聘任世界銀行顧問(consultant);1991年回母校任教,1992~2004年初擔任國際經濟系主任;現任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學術秘書、《北京大學學報》編委會主任助理、北京泛亞太經濟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轉軌經濟教育顧問。講授《世界經濟》、《美國經濟》、《公共部門經濟學》、《市場企業(yè)和產業(yè)組織》等課程。曾參譯《國外經濟學論文選》和《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曾主譯《美國總統(tǒng)經濟報告》和薩繆爾森第16、17、18版《經濟學》。著有《美國微觀經濟運行機制》、《全球網絡經濟》、《信息網絡經濟的管理與調控》、《世界經濟轉型與中國》、《“新經濟”求索與應對》、《論中國經濟改革》、《效率、公平與深化改革開放》、《財稅政策模型與數據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