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中國藝術精神:話題的提出及其轉(zhuǎn)換(臺灣及海外新儒學的美學觀照)

中國藝術精神:話題的提出及其轉(zhuǎn)換(臺灣及海外新儒學的美學觀照)

中國藝術精神:話題的提出及其轉(zhuǎn)換(臺灣及海外新儒學的美學觀照)

定 價:¥36.00

作 者: 孫琪 著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藝術理論

ISBN: 9787510041297 出版時間: 2012-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8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中國藝術精神:話題的提出及其轉(zhuǎn)換(臺港及海外新儒學的美學觀照)》的作者認為他們的美學研究或文學批評實踐實質(zhì)上是在這一話題上生根發(fā)芽的,而杜維明先生更在世紀之交對這一話題進行了頗具意義的轉(zhuǎn)換,進而提出一個新話題。為何會發(fā)生這樣的轉(zhuǎn)向?追究原因,實因不同的美學話題,尤其是影響重大的美學話題的提出,皆出自不同的時代背景,是對不同時代文化困境的應答。

作者簡介

  孫琪(1977—),女,文藝學博士,畢業(yè)于暨南大學,現(xiàn)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美學、中國古代文論,在《自然辨證法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學術交流》、《貴州社會科學》、《戲劇文學》等刊物發(fā)表論文三十多篇,其中有三篇論文被收入《中國美學年鑒》,參與完成國家及省部級課題五項,參與編寫文學概論教材一部。曾獲佛山市2003—2006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話題的提出及其意義:唐君毅哲學視野中的中國藝術精神
一、中國藝術精神:話題何以提出?
二、中國藝術精神的多層面向
(一)貫注于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
(二)中國藝術精神的主體層面
(三)中國藝術所顯發(fā)的人的精神
(四)中國藝術精神之儒道二分
三、中國藝術精神闡釋的意義
(一)感通之德:“中國藝術精神”的中西比較視野
(二)虛靈明覺心:中國藝術精神主體之隱在呈現(xiàn)
四、中國藝術精神的闡釋理路與價值擔當
(一)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從哲學到藝術
(二)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從本體到價值
第二章 中國藝術精神之儒、道主體:徐復觀研究的深入
一、《中國藝術精神》的寫作源起與美學方法
(一)話題重現(xiàn):《中國藝術精神》的寫作源起
(二)方法意識:“中國藝術精神”走出直感
二、中國藝術精神之儒、道二分
(一)解放儒學:對儒家藝術精神的發(fā)現(xiàn)
(二)以西釋中:對莊子藝術精神的發(fā)現(xiàn)
三、儒、道藝術精神之會通
(一)人格修養(yǎng)
(二)工夫
(三)境界
(四)為人生而藝術
小結(jié):“主體”之“心”
四、中國藝術精神的闡釋理路與價值詮釋
(一)心的文化:人性→藝術→人性
(二)生命的復歸和完成:一種價值詮釋
第三章 話題的轉(zhuǎn)換:海外新儒學的美學觀照
一、“中國藝術精神”的隱沒:話題中的悖論
(一)純粹之藝術精神何以純粹
(二)藝術精神與道德精神何以并列
(三)藝術在精神中湮沒
小結(jié):由隱沒到轉(zhuǎn)換
二、話題的轉(zhuǎn)換:生態(tài)轉(zhuǎn)向與批評轉(zhuǎn)向
(一)生態(tài)轉(zhuǎn)向:孟子修身觀念的美學啟示——杜維明對儒家生態(tài)精神的發(fā)掘
(二)批評轉(zhuǎn)向:尋找“人性的光輝”——兼評劉述先的《文學欣賞的靈魂》
三、話題轉(zhuǎn)換背后:變通的選擇
(一)從“分離”到“融和”:儒道、古今與中西
(二)從“隔”到“不隔”:哲學與藝術
(三)“主體”與“價值”:海外新儒家的堅持
結(jié)語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中國大陸現(xiàn)代新儒學研究博、碩士論文篇名輯錄
附錄二 中國大陸現(xiàn)代新儒學研究期刊論文篇名輯錄
附錄三 化:一個在當代美學研究中缺席的古典美學范疇
附錄四 中和:通向現(xiàn)代的中國古典美學范疇
附錄五 問題與出路——對近年國內(nèi)生態(tài)美學研究的反思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