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強就讀于北師大,畢業(yè)后也一直在做與教育有關的工作,親歷了這些牛中國教育的大發(fā)展與大變動。發(fā)展主要指教育規(guī)模的擴大與提升,作為從業(yè)者,他也享受到了具體成果;變動則體現在內里精神上,非此道中人或許感覺不深刻,天天與之相伴的維強,則不能不心懷隱憂。也許正是這種巨大的反差,迫使維強深入思考教育問題。近年來,他讀了大量與教育相關的書,目的之一是試圖梳理中國現當代的教育思潮起落、教育實踐得失,尤其希望通過教育家個人的言行與命運,來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從中或能找出明天的方向。收入《史思與文心》中的《學林新語》的寫法,近于孔子學生替自己老師整理出來的《論語》,言簡意賅,卻深得神韻,只有浸溺其中的人才能隨手拈來,即成文章。維強《學林新語》涉及的教育家,人數之多、范圍之廣、牽扯內容之豐富,幾乎可以當作一部另類的中國近現代教育史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