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小說是作者紀念外公和母親的傳記,也是陶氏家族的傳奇故事,更是中國現代歷史的縮影。湖北黃崗官宦世家公子陶希圣,作者的外祖父,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參加五四運動,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做編輯時參加五卅運動,北伐戰(zhàn)爭時投身北伐軍,三十年代主導“中國社會史”論戰(zhàn),七七事變時在北京大學做法學院系主任,抗戰(zhàn)時期先是汪精衛(wèi)親信后為蔣介石文膽,《中國之命運》的實際作者,又曾一度為蔣經國授課解惑,文史法經集于一身,在學術風云與政治旋渦中榮辱浮沉的一生。而其長女陶琴薰,作者的母親,雖貴為大小姐,卻歷經困苦童年,九死一生,在北伐軍校度過少年時光,風雨殘存。青春歲月,她跟隨父母,于戰(zhàn)亂歲月中顛沛流離,幾度生離死別,歷盡世間苦難。在她斑駁陸離的生命中,曾見過胡適、陳獨秀、汪精衛(wèi)、杜月笙、周恩來等等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