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章 早期人道主義道德理想
第一節(jié) 理想主義道德思考
一 一個偉大理想的起點
二 人道主義道德觀念
第二節(jié) 能動性原則的發(fā)現
一 自我意識哲學的沉思
二 呼喚自由的道德
三 批判道德專制主義
第三節(jié) 精神自由的道德權利
一 出版自由是人民的特權
二 主義之爭的道德良心
三 人民精神和倫理意志
疑難問題討論(一)
怎樣理解“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
第二章 批判思辨幻想關注現實道德
第一節(jié) 關于森林法的道義辯論
一 行為規(guī)定的法理和道德
二 合理意志與道德正義
三 等級社會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節(jié) 倫理關系的現實性思考
一 黑格爾國家倫理觀批判
二 市民社會倫理關系分析
三 利己主義和人權
第三節(jié) 人的異化和人性的復歸
一 個人主體與社會聯系
二 勞動的異化和異化倫理
三 人道主義和人性的復歸
疑難問題討論(二)
怎樣理解權利與義務互為條件
第三章 社會道德調查和道德觀批判
第一節(jié) 英國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
一 英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道德蛻化
二 英國工人的道德狀況
三 兩種人生觀和道德觀
第二節(jié) 青年黑格爾派道德觀批判
一 青年黑格爾派的思辨道德觀
二 道德意識和利益的關系
三 教養(yǎng)的道德及其思辨的秘密
第三節(jié) “真正社會主義”道德觀批判
一 “真正社會主義”的一般性質
二 抽象“人性論”、“泛愛論”批判
三 對海因岑“道德化的批評”的批判
疑難問題討論(三)
怎樣理解“從經驗的、肉體的個人出發(fā)”?
第四章 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思考
第一節(jié) 西方倫理學史上的道德思考
一 古代哲學思想中的道德觀念
二 近代道德思考的特點
三 思辨哲學的道德概念
第二節(jié) 歷史唯物主義的道德思考
一 歷史唯物主義道德觀的產生
二 作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道德
三 作為統治階級思想的道德
四 作為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道德
第三節(jié) 現實的人與人的本質
一 人的現實性及其本質
二 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
三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
第四節(jié) 共產主義道德理想
一 政治斗爭與道德理想
二 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
三 過渡時期的現實主義
疑難問題討論(四)
怎樣理解“利己主義與自我犧牲的對立”
第五章 《資本論》的道德哲學(上)
第一節(jié) 道德與道德社會學
一 道德社會學研究的特點
二 道德感與科學分析
三 倫理關系的客觀性
第二節(jié) 資本對雇傭勞動的剝削關系
一 “原始積累”的歷史和道德
二 資本家與工人的雇傭關系
三 剩余價值生產中的勞資關系
第三節(jié)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協作和管理
一 生產中的協作和集體力
二 資本主義企業(yè)管理的兩重性
三 所謂“公平的工資”
疑難問題討論(五)
《資本論》價值概念之哲學意義
第六章 《資本論》的道德哲學(下)
第一節(jié) 商品交換中的倫理關系
一 商品生產倫理關系的歷史演變
二 商品交換的倫理關系分析
三 商品交換的目的和手段
第二節(jié) 資本流通過程的倫理秩序
一 資本市場競爭的倫理特征
二 資本流通中的信用和投機
三 信貸道德的經濟學評價
第三節(jié) 商業(yè)資本的倫理形態(tài)
一 商業(yè)資本的歷史考察
二 商業(yè)資本倫理的論爭
三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疑難問題討論(六)
關于“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
第七章 家庭倫理的人類學研究
第一節(jié) 人類的生產和家庭倫理源頭
一 兩種生產和倫理的起源
二 前倫理時代的兩性關系
三 從野蠻到文明的規(guī)范意識
第二節(jié) 家庭倫理關系的演變
一 道德感分化對家庭關系的影響
二 家庭關系的質變和夫權
三 家庭倫理關系的制度化
四 家庭權利關系的轉化
第三節(jié) 家庭倫理關系的調節(jié)
一 自然選擇和性關系禁制
二 從習俗到規(guī)范調節(jié)
三 婚姻離異的理論和實際
第四節(jié) 私有制和現代婚姻道德
一 個體婚制的道德意義
二 現代一夫一妻制的倫理
三 對婚姻幸福主義的批判
四 人類婚姻發(fā)展的前景
疑難問題討論(七)
愛情的圣與俗以及婚外戀
第八章 道德哲學思想體系
第一節(jié) 道德觀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 杜林道德觀的先驗主義
二 道德觀基礎和道德原則適用性
三 善惡觀的來源及其辯證關系
第二節(jié) 平等倫理觀與社會公正
一 所謂“平等的基本公理”
二 平等觀的歷史發(fā)展
三 正義的根據和“自由社會”
第三節(jié) 意志自由和必然性
一 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
二 行為選擇和責任能力
三 自由和必然性的關系
疑難問題討論(八)
怎樣理解道德的“應當”?
疑難問題討論(九)
怎樣理解倫理秩序?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