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道德與職業(yè)道德
1 百行德為首——道德與職業(yè)道德
1.1 道德
1.1.1 道德及其特征
1.1.2 道德的作用
1.2 職業(yè)道德
1.2.1 職業(yè)道德及其特征
1.2.2 職業(yè)道德的核心
自我操練
2 職業(yè)道德基本規(guī)范
2.1 職業(yè)道德基本規(guī)范的內涵
2.1.1 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含義
2.1.2 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作用
2.2 職業(yè)道德基本規(guī)范的內容
2.2.1 愛崗敬業(yè)
2.2.2 誠實守信
2.2.3 辦事公道
2.2.4 服務群眾
2.2.5 奉獻社會
2.3 行業(yè)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2.3.1 商業(yè)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2.3.2 金融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2.3.3 財會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2.3.4 收銀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
自我操練
第二單元 法律基礎知識
3 樹立憲法觀念維護憲法尊嚴——憲法
3.1 憲法是國家最高法
3.1.1 憲法概述
3.1.2 憲法是國家最高法
3.2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3.2.1 公民和公民權利
3.2.2 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
3.2.3 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
3.2.4 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特點
自我操練
4 增強保護意識遵守公共秩序——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4.1 未成年人保護法
4.1.1 保護未成年人及應當遵循的原則
4.1.2 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基本內容
4.2 治安管理處罰法
4.2.1 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基本原則
4.2.2 治安處罰的種類
4.2.3 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和處罰標準
4.3 道路交通安全法
4.3.1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則
4.3.2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內容
4.3.3 道路通行規(guī)定
4.3.4 青年學生的責任
自我操練
5 規(guī)范民事行為保障民事權利——民法
5.1 民法概述
5.1.1 民事法律關系和民事法律行為
5.1.2 民事主體
5.2 物權
5.2.1 物權的概述
5.2.2 所有權
5.2.3 擔保物權
5.3 債權
5.3.1 債的概述
5.3.2 債的履行
5.4 知識產權
5.4.1 著作權
5.4.2 專利權
5.4.3 商標權
5.5 人身權
5.5.1 人格權
5.5.2 身份權
5.5.3 對人身權的法律保護
自我操練
6 調整經濟關系維護合法權益——經濟法
6.1 產品質量法
6.1.1 產品質量和產品質量法概述
6.1.2 生產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義務
6.1.3 產品質量的監(jiān)督
6.1.4 違反產品質量法的法律責任
6.2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6.2.1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立法宗旨、適用范圍
6.2.2 “上帝的權利”——消費者的權利及經營者的義務
6.2.3 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組織機構
6.2.4 消費者依法維權
6.3 稅法
6.3.1 稅法概述
6.3.2 幾個主要稅種
6.3.3 稅收征收管理法
6.4 環(huán)境保護法
6.4.1 環(huán)境保護法及基本原則
6.4.2 環(huán)境保護的監(jiān)督管理、措施及法律責任
6.4.3 人人有責
自我操練
7 規(guī)范用工行為調整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
7.1 勞動合同法概述
7.1.1 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7.1.2 勞動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7.2 勞動合同
7.2.1 勞動關系
7.2.2 勞動合同的訂立
7.2.3 勞動合同的權利與義務
7.2.4 勞動合同的期限和試用期
7.2.5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7.2.6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7.2.7 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
7.2.8 勞動合同的特殊規(guī)定——勞務派遣
7.3 勞動爭議
7.3.1 勞動爭議的內容及原則
7.3.2 勞動爭議處理的程序
自我操練
8 遵守國家法律遠離違法犯罪——刑法
8.1 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與刑罰
8.1.1 刑法及其基本原則
8.1.2 刑事責任年齡
8.1.3 刑事責任能力
8.1.4 刑罰
8.2 犯罪
8.2.1 犯罪與犯罪構成
8.2.2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tài)
8.2.3 共同犯罪
8.2.4 正當防衛(wèi)
自我操練
9 遵守司法程序提高維權意識——相關訴訟法
9.1 民事訴訟法
9.1.1 民事訴訟及基本制度
9.1.2 民事訴訟參加人
9.1.3 民事審判程序
9.2 刑事訴訟法
9.2.1 刑事訴訟及基本原則
9.2.2 刑事訴訟參加人
9.2.3 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
9.2.4 刑事審判程序
自我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