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被一種不正常的“紅色”所籠罩。趙天亮和全國千千萬萬知識青年一起,背起“上山下鄉(xiāng)”的行囊,去“廣闊天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知青們在一場瓢潑大雨中來到北大荒,成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一員,開始了火熱的墾荒生活。一望無際的麥海是他們的主戰(zhàn)場,收割、趕羊、養(yǎng)馬、滅火、修電線、砸石頭、邊境巡邏、夜斗群狼……異常艱苦甚至充滿危險的勞動生活鍛煉,使趙天亮、周萍、齊勇、孫曼玲等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迅速成長,并結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誼。在陜北坡底村,知青們的插隊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拔母铩睒O左思想毒害了一些當地干部,使本就貧窮的村民日子過得更加艱難。趙曙光、馮曉蘭、武紅兵等知青,不負老支書、王大爺等老黨員的信任和重托,帶領群眾打機井、搞副業(yè)、分錢富民、遷村避險,與淳樸善良的人民群眾生死與共、命運相連。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鄉(xiāng)村回城市,知青們經歷了一場又一場愛恨交織、一次又一次生離死別,生命軌跡從此改變。他們用青春親吻著土地,親近著人民,挑戰(zhàn)著命運,思索著時代……全書分上下兩部,本書是《知青》(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