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薩迦派三律儀論集釋(全十…
02釋禪波羅蜜譯釋
03敦煌藏譯佛教文獻研究(藏…
04巴渝見在佛教碑題輯錄
05薩迦諸賢者所著西藏人文、…
06《磧砂藏》經眼錄
07許昌佛教志
08黑水城漢文藏外佛教文獻若…
09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
10成語禪解 余惕君
曾其海 著
《天臺宗山家山外之事》按照歷史與邏輯一致的思維原則,以時間為線索,結合山…
可購
呂建福 著
密教是佛教在印度發(fā)展到最后一個階段出現(xiàn)的流派,它是在佛教逐漸走向經院化、…
闞正宗 著
臺灣史的編纂從1987年解嚴后,開始起了轉變與分歧,2000年民進黨上臺后,致力…
李利安 著
《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的最大特點是將觀音信仰納入了一個信仰體系之中,再…
空行彭嘉措 音響合成:丹明
蓮花生大師是藏傳佛教的開基祖師,藏人視大師為阿彌陀佛之化身,觀世音之法語…
宿悅
《宿悅書金剛經》為宿悅書寫的金剛經。本貼以十六開本印刷,印刷精美,較好地…
李叔同,熊逸之
末法時代,歧說遍地,信眾之中也多是只認金裝不認佛,怎樣辨別歧說,只有從真…
沈劍英
佛教因明學是我國古代邏輯思想史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因明學在漢傳佛教中幾…
陳開勇
《宋元俗文學敘事與佛教》是《文史哲研究叢刊》系列之一的《宋元俗文學敘事與…
郭朋
近幾年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習、討論和歷史評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國學…
易喜燕、翟飚
佛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是一座內容豐贍的思想寶庫,思辨性極強,對養(yǎng)生、…
張力余、殷渝生
《圖說禪宗:佛家參修的漸、頓之悟(全彩典藏圖本)》以圖說禪,以大量圖片形…
余慕蘭
《云上的日子》徹見本性,直透心源,所體現(xiàn)的思辨機鋒,生活智慧,以及在哲學…
(美)弗朗西斯·X.克盧尼
《印度智慧》以通俗方式介紹印度智慧傳統(tǒng),涉及宇宙的神話起源,自我、佛陀的…
談錫永
近年港臺密法盛弘,雖不乏具眼知識,奈何偽師之多往往魚目混珠。彼輩言行每以…
胡衛(wèi)紅
《學佛參禪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輯錄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則…
王榮國 著
因此,佛教學術研究的根本意義,不僅是了解存在于一定時空中的佛教發(fā)展形態(tài),…
談錫永 著
關于“佛家宗派”,可以說,大乘佛學在印度沒有發(fā)展得那么復雜,大別而言只有…
鄭賢章 著
漢文佛經以其較強的口語性而受到漢語史研究者的重視,利用它,可以作如下幾方…
林一心
禪,是一種洞察人生命本質的藝術,用來解放心靈,達到“心靜則佛土凈”的理想…
梁啟超
本書包括的文章有:中國佛法興衰沿革說略、佛教之初輸入、印度佛教概觀、佛陀…
神秘中國創(chuàng)作組
《走近神秘高僧》中圍繞同一主題生發(fā)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幾片相似的樹葉,為中…
馬書田
全面完備地描述了中華大地上最主要、最流行的各路神鬼仙佛……一個個鮮活的諸…
王少農 注講
弘一法師(1880—1942),俗名李叔同,號晚晴老人,民國時期著名高僧、藝術家…
陳士強
漢文《大藏經》是佛教經典的總匯。它卷帙浩繁而內容贍博,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
曹越 著述
《如何契入大圓滿》主要以大圓滿法藏已公開出版的論著為主:如阿宗江嗄(江央…
釋昌蓮 著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堯舜禹湯文武以來,經漢唐諸代帝王的大力提倡,…
印順 主編
中華崛起,國運昌隆,佛陀再來,雞足重光。值此殊勝因緣之際,我們來到久已向…
龔賢
《佛典與南朝文學》分上、下兩編,《上編》“佛經三典研究”,探討中國南朝時…
楊曾文
《日本佛教史(新版)》是中國第一部日本佛教能史專著,結合日本社會歷史背景…
胡適
《禪學指歸》收錄了胡適論述中國佛教及禪宗的文章。胡適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
疏志強
《禪宗修辭研究》通過汲取和運用心理學、邏輯學、思維科學、認知科學、接受美…
張維張 著
《佛源語詞詞典》從語言學、現(xiàn)代漢語角度出發(fā),探求哪些詞語是源于佛經典籍或…
(加)卜正民
在16和17世紀的中國,佛教信徒和儒學士人廣泛地活躍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動中…
黎文松 著;詹石窗 主編
當前,隨著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劇,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也越來越快,…
蔣述卓
蔣述卓同志的這本《佛教與中國古典文藝美學》,是佛教與文藝美學研究的聯(lián)姻,…
(五代)延壽 著
佛教自后漢傳入中土后,經幾百年的介紹吸收,到南北朝后期,達到對印度佛學全…
宣化法師 講述
什么叫“首”?這個首,并不是說我爭強論勝,壓倒其他人,來做第一,這要有一…
妙華 著
在生活中參悟佛法,將佛法融入生活,提高個人修為、生活品位、生命質量,從而…
地獄不空 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 方證培提。地藏王培薩看到母親在地獄受苦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