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朱封鰲天臺集(共4冊 精)…
02中國佛教文化歷程
03普陀學刊(第14輯)
04中古律部漢譯佛經(jīng)詞匯研究…
05唯識研究(第9輯)
06菩提達摩、慧可、僧璨禪法…
07賢愚經(jīng)注譯與辨析(上下 …
08金剛經(jīng)宗通箋注(中國佛教…
09雪域經(jīng)輪:西藏宗教考釋
10從黃寺與皇家寺院看佛教中…
降樣洛德旺布 著
暫缺簡介...
可購
中國文物流通中心
本書收有瑪哈嘎拉、多聞天王、金剛手護法、吉祥天母、白財神、黑財神、紅財神…
暫缺作者
神通充滿了神秘色彩,那么什么是神通?發(fā)起神通的原理是什么?本書對佛教神通…
傅永壽著
本書論述了南詔佛教傳入的社會背景、主要途徑,南詔地方化佛教的產(chǎn)生與特點,…
李安綱
《大方廣圓覺修羅了義經(jīng)》,又名《圓覺經(jīng)》,意思圓滿覺悟的經(jīng)書。佛教的智慧…
王恩洋著
本書收錄著者唯識學論文,包括:佛法真義、大乘起信論料簡、大乘起信論料簡駁…
楊民康著
本書研究范圍不僅兼及西雙版納和德宏等地,還引入了不少緬甸和泰國的相關(guān)資料…
中國文物流通中心編著
本書反映了藏傳佛教金銅造像的各個方面,是西藏宗教文化的文物精品,也反映了…
本書是繼《佛教的神通》之后,再深入探索神通的第二本書,使大家在清楚明晰的…
佛菩薩的各類持物都有不同的特性,如寶部及財神諸尊,多以摩尼寶為持物;護法…
夏金華著
本書認為,隋唐佛學的核心內(nèi)容不出緣起、佛性、修行的方法與途徑等三大理論學…
馬書田著
本書是作者集多年研究成果而著的一部關(guān)于中國佛教人物的大型工具書。本書將佛…
張玉林著
本書分為四部分:漫談《金剛經(jīng)》、漫談《心經(jīng)》、漫談《壇經(jīng)》和附錄。第一部…
陸錦川著
《壇經(jīng)》,又稱《六祖壇經(jīng)》,全稱《六祖法寶壇經(jīng)》。是禪宗中主張心學一派最…
(后秦釋)鳩摩羅什譯(唐釋)慧能述
《詩經(jīng)》本稱《詩》,列為儒家經(jīng)典后稱《詩經(jīng)》。它編成于春秋時代,收錄了西…
楊輝麟編著
在西藏,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規(guī)模大小不等的寺廟。不管是在珠穆朗瑪峰腳下…
在本尊像中,除了四臂觀音和金剛持少數(shù)本尊是平和相似外,大多數(shù)本尊都是以忿…
中國文物流通中心編
本書收有薩拉哈巴、古古日巴、月稱、松贊干布、蓮花生大師、桑結(jié)林巴、那若巴…
賈拉森著
妙華法師主講
[作者簡介]妙華法師,1960年出生于陜西華縣。1986年畢業(yè)于山東淄博教育學院?!?/p>
(后秦)鳩摩羅什譯;王月清注評
《金剛經(jīng)》展示的是一種“性空幻有”、“凡所有…
可讀可購
故宮博物院
本書分為本初佛和五方佛、本尊、般若佛、菩薩、女尊、護法6部分,詳細介紹了…
太虛著
本書是作者有關(guān)佛學的演講集,較為通俗易懂地闡釋了佛學思想,融貫了佛學思想…
白化文著
“大家小書”,是一個很俏皮的名稱。此所謂“大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
張總著
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基金資助:本書系統(tǒng)地梳理地藏經(jīng)典與文摘,結(jié)合經(jīng)典文字與…
盧友中著
本書記述了有關(guān)竺摩法師的種種事件,注重凸顯竺公的精神內(nèi)涵,書中處處可見竺…
霍韜晦著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如實觀與如實行;真實與虛妄;佛教的現(xiàn)代智慧;升進生命的…
王偉民著
破山(1597一1666)作為一位巴蜀文化名人,既是我國明末清初的佛學大師和中興…
吳平編
佛教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蘊含著極為豐富的人生智慧,對中國…
顏素慧編著
這是一本頗有意思的觀音書籍。從開卷第一眼起,逐頁展讀,可以體會到編撰者的…
(清)曼陀羅室主人著
觀音的故事介紹了觀音菩薩歷盡千般磨難的修行經(jīng)歷,與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濟世…
中國貝葉經(jīng)全集編輯委員會
貝葉經(jīng)是刻寫在貝多羅(梵文Pattra)樹葉上的佛教經(jīng)文,最早起源于印度,一般…
(法釋)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著;…
一行禪師由于關(guān)注人類的生存狀況,關(guān)心人類心靈的苦難和療救,又加之對佛法的…
民俗文化編寫組 編譯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不僅創(chuàng)造了四大發(fā)明等物質(zhì)財富,也留下了許多博大精深的…
殷夢霞編
本書收錄歷代佛教名人年譜十七種,是研究我國佛教人物佛教流派和佛教發(fā)展史的…
方廣錩主編
本輯收錄了中國佛教典籍《注心要法門》、《金剛五禮》、《金剛禮》等,是研究…
幼存 求那跋陀羅
白話佛經(jīng)系列。
達亮著
編輯推薦:天以云為形,風以動為形,樹以葉為形。菩提是樹,在佛門中是指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