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薩迦派三律儀論集釋(全十…
02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
03杭州佛教研究(學術輯刊2…
04薩迦諸賢者所著西藏人文、…
05天臺佛學研究 第2輯:四明…
06紀念十世班禪大師圓寂30周…
07普陀學刊(第14輯)
08贛州佛教志(上下 精)
09性空法師紀念文叢(共6冊…
10中日黃檗山志五本合刊
徐敏
佛陀說:“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生命短促,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
可購
丹曲,扎扎 主編
暫缺簡介...
古格·次仁加布
噶舉派主要學說是月稱派中觀見,重密宗,采取口耳相傳的傳授方法,曾融合噶當…
胡適 著,明立志,潘平 編
胡適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他生長于理學甚盛的徽州績溪。以理學傳家的士大夫多以…
星云 著
春天,不是季節(jié),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
瓊娜·諾布旺典
傳承2500多年的佛法,是否有神靈在冥冥守護?他們?yōu)槭裁凑茉赣幼o佛法?120幅…
仲侯 編著
本書是在深刻領會禪學精義,拜讀佛教思想的基礎上,對古今傳承的禪的故事、禪…
趙一新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狈鸾淘谥袊延袃汕Ф嗄甑臍v史…
沈善增 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
唐吉思 著
本書的作者唐思吉先生,以寬闊的學術視野,對蒙藏文化關系進行全面、系統(tǒng)、深…
道堅 著
幾千年的佛教之所以能夠傳承不絕,并且在社會上一直有不斷的影響,受到了很多…
齊志軍 著
對于無法契入無相的眾生,齊老師毅然要求弟子“歸心凈土”,認為“念佛法門最…
方立天
本書主要介紹了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tǒng)、中華文化的核心與國民素質的提高、民族精…
心皓法師 著
天臺教制最早是隋智者創(chuàng)建的《立制法》,這是繼道安之后將印度戒律和中國佛教…
李勇
《三論宗佛學思想研究》以三論宗創(chuàng)始人嘉祥吉藏的著述為中心,對三論宗佛學思…
嚴耀中 著
道德與法律一樣,都是把人們組成社會的不可或缺的紐帶,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
月照禪師 繪
佛教源于印度,其藝術形式初僅限于金剛座、菩提樹等雕畫,作為佛陀精神之象征…
桑大鵬 著
《三種《華嚴》及其經典闡釋研究》從文獻學與哲學兩個層面對《華嚴經》以及有…
向子平,沈詩醒 編
《太虛文選(上下)》由佛學通論、佛學佛法、教判宗詮、大藏典要、內明科學、…
李汶娟 李莉娟
弘一大師,是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奇才,也是近代佛教史上的律學高僧。他出家之…
董群 著
佛教學術研究的根本意義,不僅是了解存在于一定時空中的佛教發(fā)展形態(tài),而且更…
馬書田 馬書俠
“如來佛”是中國民間的習稱,即佛國第一大神、佛教教祖釋迦牟尼佛,或稱智者…
多識仁波切 著
《活佛說佛》由《佛教理論框架》和《佛教理論框架導讀》兩部分組成,書中多識…
鄒陽 著
孫昌武 著
本書是曾為“中國文化史叢書”之一的《佛教與中國文學》的最新修訂版,系國內…
侯萬壽
《佛教經典導讀(套裝上下冊)》主要介紹了般若波羅蜜心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曲世宇 撰文、吉布 圖文
福澤眾生、護佑生靈,一個偉大的智者和一群充滿獻身精神的人。120幅精美唐卡…
賴永海
本書以王道政治、人生倫理為經,以詩文書畫、戲曲小說、雕塑建筑為緯,生動再…
王結璠 著
零項修煉——千百年來禪門心法的傳燈,古今中外最為直捷、有效的開發(fā)大腦、開…
岳明
佛教和禪宗思想是“超越人間俗世”的“出世”的思想體系,是超越“人間”的一…
星云大師
禪的宗旨不可言說,要在不可說處下手,才是平坦大道。用己心去接師心,才能直…
劉亞平 編著
在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存壓力日趨增大的今天,每個人都要承受這樣或那樣的壓力和…
樊錦詩 主編
《解讀敦煌》系列叢書,由敦煌研究院學者向全世界展示中華民族在歷史上創(chuàng)造的…
佛法博大精深,佛典浩瀚廣博,有條件者,能深入三藏,系統(tǒng)研讀,親自體味,自…
古道
獨特的禪宗理論和修持風格,曾對世人的價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維方式產生了深…
《大藏全咒》編委會 編著
清朝乾隆皇帝生前諭旨編纂了兩部佛教大典,分別為《乾隆大藏經》與《大藏全咒…
金實秋 編
本書精選了中日韓三國古今達摩造像近600幀(其中中國426幀,日本82幀,韓國6…
馬忠庚 著者
佛教從外來宗教逐漸演化為中華文化的基本構成部分,對中國原有文化的沖擊與影…
(日)玄侑宗久 著,施小煒 譯
看玄侑宗久把脈日本人“精神感冒”,而他的妙方則來自佛學原理:人的生死都是…
蔡志忠 等著
少林寺,是中國禪宗的發(fā)源地,少林寺希望通過每年一度的少林問禪活動,給現(xiàn)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