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戒幢佛學(第5卷)
02成唯識論研究:兼與安慧唯…
03漢傳佛教高僧
04中國漢地佛典翻譯史話
05法海泛舟:佛教教育的傳承…
06如來藏經述義
07夏壩·降央克珠文集3…
08讀經.研經.釋經
09石泉音集(第1輯 套裝共5…
10宗門教下:東亞佛教宗派研…
廓諾·迅魯伯
此書博取諸家之長,采取編年史的體例,綱目分明,取材豐富,書中除敘述吐蕃王…
可購
熊十力
本書分上下卷。上卷據世親《大乘五蘊論》、安慧《大乘廣蘊論》,依法相思想體…
弘法 編
書稿是作者通過多年的實修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印光法師文鈔》進行的詳…
黃寶生 著
黃寶生先生的《梵漢對勘寶性分別大乘至上論》其古代譯名為《究竟一乘寶性論》…
(明)葛寅亮
內容敘述金陵(南京)諸寺的沿革、制度、詩頌等。金陵為南朝故都,諸帝王多崇…
學誠法師 著
在恰當?shù)臅r機對恰當?shù)娜苏f出恰當?shù)脑?,不僅需要一份聰明,更需要一種智慧。但…
可讀可購
照誠 著;照誠 編
明旸法師生于1916年,系福建閩侯(福州市)人,俗家姓陳,名心濤,號俊豪。從…
[唐] 王勃,[明] 董其昌 書
初唐時期,國力強盛,文化繁榮,佛教文化得以弘揚。長安城中,高僧輩出,海會…
芮沃壽 著;常蕾 譯
《中國歷史中的佛教》是美國漢學家芮沃壽(Arthur F. Wright,1913—1976)關…
釋了文,朱封鰲 著
本書為《天臺山幽溪講堂文化系列叢書》之一,由天臺學專家朱封鰲先生征集國內…
暫缺作者
《定光古佛傳奇》資料由武平縣定光佛文化交流促進會提供,主要圍繞著定光古佛…
宗喀巴
暫缺簡介...
會閑 著
朱封鰲,曹志天,韋彥鐸,釋宗真 著
本書為天臺山幽溪講堂系列叢書之一,作者朱封鰲、曹志天為著名天臺學研究專家…
星云大師 著
《人生就要不斷精進》是星云大師鮐背之年指點職場進階的新作,詳解職場提升之…
黃尚文
本書是星云大師鮐背之年開示人際關系的新作,詳解持家教子之道。繼《寬心》《…
謝國仲 著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道家經典之一,由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莊子及其后學所著…
宋濤 編
《杭州佛教研究》(學術輯刊2015年卷)作為第二屆杭州佛教歷史文化學術論壇的…
太虛大師首倡以來,經無數(shù)近現(xiàn)代高僧大德實踐探索出的精神遺產“人間佛教”,…
學愚 著
2015年7月,“禪與人類文明研究中心”與中國佛教學會合作,舉辦“第十屆青年…
康凱
有一種歌是在回家路上唱的,想到家的溫暖、母親的守候;"歸",在凈…
吳忠偉
天臺宗是隋代智者大師居天臺山時所開創(chuàng),所以稱為天臺宗。本宗的教義,主要依…
吳長庚 著
本書以《六經圖》碑拓本為導入,探討了中國經圖學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演變的基本規(guī)…
麥彭仁波切
本書通過闡釋各種法門,演繹了如何抉擇、如何獲得智慧并成為智者,其闡述的結…
麥彭仁波切 著;索達吉堪布 譯
《般若攝頌》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的一部佛經。囊括了般若所有要點,是一切般…
周叔迦 著
本書曾經過文史專家周紹良增訂,列入“文史知識文庫”,1991年由中華書局正式…
王慧慧
本生故事作為佛教經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散見于佛教的三藏——經律論中。雖然…
《明末清初臨濟宗圓悟、法藏紛爭始末考論》由呂真觀著
王永波,蔡穗玲
從立項后展開野外調查到完成基礎書稿前后耗費長達8年,《中國佛教石經》終于…
本套書分別用禪畫、星云大師法語來詮釋古德偈頌,一畫一偈一大師法語,希望借…
星云大師 著;方云 繪
白化文 著
《漢化佛教與佛寺》是白化文先生代表性學術著作之一,其中大部分文章發(fā)表于中…
魏道儒 著
本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之一。作者為世界宗教史所研究員,…
謝永富
《東方藥師佛文化》主要內容為《藥師經》修持供養(yǎng)的介紹,分為七個部分:藥師…
《佛教義學研究(第1輯)》意圖為佛教自身的,或者更確定地說,以佛教自身為…
姜忠信
《中國佛教尊像圖譜叢書:護法神尊像故事(圖文本)》是中國佛教尊像圖譜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