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古律部漢譯佛經詞匯研究…
02普陀學刊(第13輯)
03朱封鰲天臺集(共4冊 精)…
04藥師如來與佛教中國化:中…
05戒幢佛學(第5卷)
06紀念十世班禪大師圓寂30周…
07出曜經注譯與辨析(上中下…
08吳越佛教(第15卷)
09石泉音集(第1輯 套裝共5…
10觀世音菩薩三十三法相
張志軍 著
禪,何以有如此的魅力?因為。禪的精髓是智慧,禪的實質是智慧——東方文化特…
可購
圣嚴法師 著
《禪的體驗:臺灣第一高僧圣嚴法師教你身心康寧的禪修之道》包括禪宗的歷史、…
釋果寧 著
《拈花智慧》以一位佛學大師的視角和觀點把讀者引入了一個心靈的世界,傳授生…
可讀可購
李叔同 著
《禪燈夢影》精選了其修訂后的佛學著述近三十篇。而為了更全面地展現(xiàn)大師的藝…
覺真法師 著
《有容乃大·覺真法師談人生管理》內容為:昨天,過去了,不會再來,沒有…
悟道 著
《蓬萊拾遺:悟道老和尚法語》全書共分六篇,依次為碎金錄、慈光錄、隨聞錄、…
星云大師 著
無論多久以前定下來的日程,總會到來;無論多苦多樂的事,也會過去。所以,只…
《留一只眼睛看自己》通過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講述了如何讓人歡喜的道理?!?/p>
《星云大師人生修煉》系列叢書,共十四本,涉及處世、幸福、智慧、讀書、情感…
藍梅 著
正定是以正念為前導的禪定,可以進入非常深而有力的層次。2500年前,佛祖釋迦…
夏綠蒂·凈香·貝克 著,陳麗西 譯…
在《生活在禪中》中,凈香貝克傳達了“平常心禪”的修行主旨:不求特殊的開悟…
蔡志忠 編繪
看一張畫兒當然比看一段文字有意思。畫兒雖不能有動作,可是有含義,你越細心…
隆欽烯絳巴尊者 著,劉立千 譯
暫缺簡介...
張云江 編著
佛教建筑,其實是諸佛游戲的見證。一處佛教建筑其實就是一個指示人生歸宿的場…
讓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建立整個學習系統(tǒng),是孔子最偉大的地方。自古以來…
吳光遠 編著
禪.梵名禪那,是一種禪定的方法。禪宗,因主張以禪來概括佛教的全部修習而得…
(法)祿是遒 著,王定安 譯
中國歷朝與各國交流頻繁,自漢朝以來,除本土宗教道教外,各宗教陸續(xù)傳入中土…
蕭博 編繪;盛巽昌 配文
蕭博,原名卜秀勤,她自幼喜愛繪畫,興趣是其成才的第一基礎。 蕭博在上世紀…
王寶才 著
《生活中的佛教術語采擷》近幾年來,在我們的準作者隊伍中,常常見到這樣一些…
王惕 著
《佛教藝術概論》一書是關于研究佛教藝術的專著,《佛教藝術概論》具體包括了…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編
《東方禪文化》誕生于宜豐縣建設東方禪文化園和建立東方禪文化研究中心的大背…
談錫永 主編
近年對佛家經論有興趣的人多,而能讀佛家經論的人卻少;演繹佛學的著作譯作較…
達亮 著
蘇東坡早年受佛教家庭的熏陶及天府佛國地理因緣的影響,以至早年“喜佛”,促…
(美)布萊克 著,羅辛迪 譯
《全然接受:18個放下憂慮的禪修練習》作者塔拉·布萊克擁有擔任禪修老師…
(法)祿是遒 著,鄔銳 譯
歐陽典泰 編著
人生有苦樂兩面。太苦了,要常喚起內心的快樂;太樂了,要常想人生苦的一面?!?/p>
《愛語的力量》是《星云大師人生修煉》系列叢書之一,共十四本,涉及處世、幸…
圓持 編著
《佛教倫理》的組織狀況是,將采擷出的倫理思想資料依不同類別歸納為篇,篇下…
任宜敏 著
《中國佛教史:明代》介紹了:明代佛教,主要指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
理純 著
《佛旨正源》佛教帶來的是精神境界的攀升。人生如花,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
李焯芬 著
讀完《心無掛礙》,作會找到答案:一個人若能領悟到佛陀“空”的智慧,便能體…
諾布旺典 著
《圖解藏密財神法》全面收錄了藏傳佛教50位財神及其修持法,并精心繪制了150…
湯用彤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曾于1991年出版過一本湯用彤先生的《理學·佛學·玄學…
《圖解正念》以正念修行的四念處法為中心,結合現(xiàn)代情境,契合現(xiàn)代人的心理拆…
明奘法師 著
《金剛經講記》采用的是鳩摩羅什漢譯本,譯文優(yōu)美流暢, 富理趣和文學意味。…
趙文明 編著
《禪里禪外悟人生》精選兩百多篇有關禪的小故事,同時又立足現(xiàn)實,適當插入部…
武向南 著
從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南懷瑾先生發(fā)表了大量著作,堪稱博學多產的著述名家…
水境居士 著
準提佛母與觀音菩薩互為化身,感應道交不思議。世尊曾在準提海會上宣說:“此…
黃懺華 著
佛教學術研究一度成為熱門的研究課題.佛教學術團體和研究機構紛紛成立,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