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什么是計算機
1.1.1 數據和信息
1.1.2 數據處理
1.1.3 存儲程序的概念
1.2 初步認識計算機組成及其工作原理
1.2.1 計算機系統(tǒng)的部件
1.2.2 計算機是如何工作的
1.3 計算機發(fā)展簡史
1.3.1 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的誕生
1.3.2 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
1.3.3 我國計算機事業(yè)的發(fā)展
1.4 計算機的特點及分類
1.4.1 計算機的特點
1.4.2 計算機的分類
1.4.3 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與存儲單位換算
1.5 計算機的應用
1.5.1 科學計算
1.5.2 數據處理
1.5.3 實時控制
1.5.4 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
1.5.5 人工智能
1.5.6 信息高速公路
1.6 計算機發(fā)展的趨勢及面臨的挑戰(zhàn)
1.6.1 計算機發(fā)展的趨勢
1.6.2 新一代計算機的設想
1.6.3 計算機自身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 計算機基本原理簡介
2.1 自動計算與圖靈機
2.1.1 計算模型
2.1.2 圖靈機
2.2 計算機數據處理與存儲模型
2.2.1 位模式
2.2.2 計算機數據處理模型
2.3 數據表示
2.3.1 文本
2.3.2 數
2.3.3 圖像
2.3.4 音頻
2.3.5 視頻
2.4 計算機中的數字系統(tǒng)及其表示
2.4.1 計算機中的數字系統(tǒng)
2.4.2 計算機中數值的表示
2.4.3 二—十進制(BCD)編碼
2.5 計算機運算、存儲和控制功能的邏輯實現
2.5.1 邏輯運算與邏輯電路
2.5.2 計算機中算術運算實現
2.5.3 計算機中信息存儲與控制邏輯實現
2.6 馮諾依曼原理與存儲程序式計算機的基本結構
2.6.1 馮諾依曼與馮諾依曼原理
2.6.2 計算機的系統(tǒng)組成
2.7 數字邏輯與集成電路
2.7.1 數字邏輯與邏輯電路
2.7.2 集成電路
2.8 計算機指令系統(tǒng)
2.8.1 指令系統(tǒng)
2.8.2 指令的格式
2.8.3 指令的長度
2.8.4 尋址方式
2.8.5 指令的執(zhí)行
2.9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簡介
2.9.1 計算機軟件及其分類
2.9.2 操作系統(tǒng)
2.10 存儲程序式電子計算機工作原理
2.10.1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2.10.2 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3章 微型計算機基礎知識
3.1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構成
3.1.1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硬件構成
3.1.2 微型計算機系統(tǒng)的軟件構成
3.2 微型計算機的工作過程
3.3 微型計算機的組裝與配置
3.3.1 主板的選購
3.3.2 CPU的選購與安裝
3.3.3 內存的選購與安裝
3.3.4 顯示器與顯示卡的選購與安裝
3.3.5 鍵盤和鼠標的選購
3.3.6 聲卡的選購
3.3.7 硬盤、光驅和軟驅的配置
3.3.8 打印機的配置
3.3.9 上網方式的確定
3.3.10 組裝步驟
3.4 微型計算機的操作與維護
3.4.1 Windows XP中文版簡介
3.4.2 微型計算機的基本操作
3.4.3 微型計算機的簡單維護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4章 算法、程序與編程
4.1 算法與程序
4.1.1 算法
4.1.2 程序
4.2 計算的復雜性與NP問題
4.2.1 算法復雜性的描述
4.2.2 多項式時間算法與指數時間算法
4.2.3 P類與NP類問題
4.2.4 相似性原理與對偶原理
4.3 基本算法簡介
4.3.1 求和
4.3.2 求積
4.3.3 求最大(?。┧惴?br />4.3.4 排序算法
4.3.5 查找算法
4.3.6 遞歸
4.3.7 迭代
4.3.8 分治算法
4.4 數據與數據結構簡介
4.4.1 數據(data)與數據類型(data type)
4.4.2 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
4.5 高級語言簡介
4.5.1 Basic
4.5.2 FORTRAN
4.5.3 Pascal
4.5.4 C
4.5.5 C++
4.5.6 Java
4.5.7 Visual Basic(VB)
4.5.8 Delphi
4.6 程序規(guī)劃與設計
4.6.1 程序規(guī)劃
4.6.2 程序設計舉例
4.6.3 程序設計和調試
4.6.4 養(yǎng)成良好的編程風格
4.7 開發(fā)平臺說明書示例*
4.7.1 系統(tǒng)設計、開發(fā)和項目管理工具
4.7.2 系統(tǒng)運行環(huán)境、接口技術
4.8 程序理論與軟件工程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5章 信息處理與數據庫技術
5.1 信息系統(tǒng)概述
5.1.1 信息、數據與數據處理
5.1.2 信息的屬性
5.1.3 信息的度量
5.1.4 信息系統(tǒng)
5.1.5 幾種常見的信息系統(tǒng)
5.2 數據模型
5.2.1 三個世界與兩大模型的抽象
5.2.2 概念模型及其表示
5.2.3 數據模型及其分類
5.3 數據庫系統(tǒng)概述
5.3.1 數據庫系統(tǒng)的組成
5.3.2 數據庫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
5.3.3 數據庫系統(tǒng)存取數據的過程
5.3.4 數據庫建庫的要求
5.4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軟件及開發(fā)工具簡介
5.4.1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軟件
5.4.2 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軟件與開發(fā)工具軟件簡介
5.5 信息系統(tǒng)的開發(fā)
5.5.1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的方法與步驟
5.5.2 信息系統(tǒng)開發(fā)中要注意的問題
5.6 數據庫理論與數據庫技術的發(fā)展
5.6.1 分布式數據庫(DDB)技術
5.6.2 多媒體數據庫(MDB)技術
5.6.3 并行數據庫(PDB)技術
5.6.4 演繹數據庫(DeDB)技術
5.6.5 主動數據庫(Active DB)技術
5.6.6 面向對象數據庫(00DB)技術
5.6.7 數據倉庫(DW)技術
5.6.8 數據挖掘(Data Mining,DM)技術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6章 多媒體技術及其應用
6.1 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
6.1.1 媒體的概念及類型
6.1.2 多媒體技術的概念
6.1.3 多媒體系統(tǒng)的主要特征
6.2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
6.2.1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6.2.2 多媒體技術的發(fā)展方向
6.3 多媒體的關鍵技術
6.3.1 視頻音頻數據壓縮/解壓縮技術
6.3.2 多媒體專用芯片技術
6.3.3 大容量信息存儲技術
6.3.4 多媒體輸入/輸出技術
6.3.5 多媒體軟件技術
6.3.6 多媒體通信技術
6.3.7 虛擬現實技術
6.4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
6.4.1 多媒體硬件系統(tǒng)
6.4.2 多媒體軟件系統(tǒng)
6.4.3 多媒體創(chuàng)作工具和軟件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7章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
7.1 網絡基礎知識
7.1.1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史
7.1.2 網絡計算機系統(tǒng)的七層模型
7.1.3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7.1.4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7.1.5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7.1.6 組網方式
7.2 Internet簡介
7.2.1 Internet定義
7.2.2 Internet史話
7.2.3 Internet在中國
7.3 Internet技術簡介
7.3.1 IP地址、域名系統(tǒng)與URL(統(tǒng)一資源定位器)
7.3.2 局域網接入方式
7.3.3 家庭用戶接入方式
7.4 Internet應用
7.4.1 電子郵件
7.4.2 文件傳輸協(xié)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
7.4.3 Telnet(遠程登錄)
7.4.4 BBS電子公告牌系統(tǒng)
7.4.5 萬維網WWW(World Wide Web)
7.4.6 搜索引擎
7.4.7 網上聊天(QQ)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8章 計算機信息安全
8.1 信息安全概述
8.1.1 信息安全的定義
8.1.2 計算機信息安全
8.1.3 計算機信息安全的內容概述
8.2 計算機密碼學與數據加密
8.2.1 基本概念
8.2.2 對稱密鑰密碼體系
8.2.3 非對稱密鑰密碼體系
8.2.4 數據加密
8.2.5 密碼分析學
8.3 計算機病毒及防治
8.3.1 基本概念
8.3.2 典型病毒介紹
8.3.3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8.4 黑客與計算機犯罪
8.4.1 什么是黑客’
8.4.2 黑客入侵術
8.4.3 計算機犯罪
8.5 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防范技術
8.5.1 計算機網絡安全
8.5.2 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方法
8.6 信息安全政策、法規(guī)與信息道德教育
8.6.1 計算機信息安全立法的回顧
8.6.2 樹立信息安全意識,強化信息道德建設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9章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內容和方法
9.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知識內容與結構
9.1.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應用層
9.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專業(yè)基礎層
9.1.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論基礎層
9.1.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公共基礎層
9.1.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知識結構
9.2 自動計算思想的發(fā)展過程
9.2.1 自動計算思想的產生與發(fā)展
9.2.2 程序控制計算思想的產生
9.2.3 數理邏輯、可計算性與圖靈機
9.2.4 存儲程序控制計算思想的產生
9.2.5 軟硬配合、進程、分時操作思想的應用
9.2.6 網絡并行計算、分布式計算思想與非馮諾依曼型計算機的研制
9.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基本問題
9.3.1 計算的平臺與環(huán)境問題
9.3.2 計算過程的能行操作與效率問題
9.3.3 計算的正確性問題
9.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發(fā)展主線
9.4.1 計算模型為學科發(fā)展的核心
9.4.2 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與硬件方向
9.4.3 語言與軟件開發(fā)
9.4.4 應用數學主線
9.4.5 計算機應用
9.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形態(tài)與核心概念
9.5.1 學科形態(tài)
9.5.2 核心概念
9.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典型方法與典型實例
9.6.1 內涵與外延的方法
9.6.2 構造性方法
9.6.3 公理化方法
9.7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特點、發(fā)展規(guī)律和趨勢
9.7.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特點——理論、設計和工程三位一體
9.7.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知識組織結構與發(fā)展規(guī)律
9.7.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專業(yè)知識基礎的演變趨勢
9.7.4 計算機科學未來的研究發(fā)展方向
9.7.5 現代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趨勢
9.8 計算機科學技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教學改革
9.8.1 計算機學科教育改革概述
9.8.2 國家信息化建設和行業(yè)發(fā)展對計算機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新要求
9.8.3 計算機學科分類分層次教育勢在必行
本章小結
本章術語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