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德拉說生活在別處,我覺得那是意境,永遠做不到的。因為無論在哪里,你生活的地方就不再是你的,而成了他人的別處。但我也嚴重同意,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別處,至少是生活在別處的愿望,在別的時間,和別的誰,生活在別的安逸美好之處。二十年,《碎歐洲》。余澤民用他的筆帶我們一起游走,去石頭城堡、紅磚樓房、河流田野、變幻四季……享咖啡啤酒、書籍音樂、節(jié)慶集會、閑散時光……經湖濱篝火、校園情殤、舟車旅途、陽光假期……到捷克波蘭、巴黎柏林、布拉格維也納,瑞士雪山羅馬教堂……籍他們的身體,到我們的身體,從他們的靈魂,到我們的靈魂。所有這些也許是零碎的,在旅行的時候被擠壓過,在饑餓的時候被咀嚼過,在孤獨的時候被撫弄過,在快樂的時候被擁吻過,所以裂了,碎了,不完整了。但這又有什么關系呢?因為這些,都是生命旅途里收集到的珍寶,收藏在并不多的行囊中,等待有一天帶回這里,內心永遠的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