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心理學知識都由社會建構而成,都與歷史、文化和語言背景有關,那么,對社會知識相關性質的再認識,也就需要一個與現(xiàn)今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方法論框架,對社會心理學教科書的書寫也就同樣需要一種全新的轉變。這正是《高階教材·心理學系列:社會心理學高級教程》所要嘗試的方向。有鑒于此,《高階教材·心理學系列:社會心理學高級教程》以社會心理學知識的產生為基本視角,在社會心理學的元理論意義上,以社會心理學研究范式的發(fā)展和轉變?yōu)榫€索來重新組織已有的社會心理學知識?!陡唠A教材·心理學系列:社會心理學高級教程》所服務的對象是業(yè)已具備一定社會心理學知識基礎的中高級讀者,目的是使其能在理論發(fā)生學層面上對于既存的社會心理學體系與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平心而論,當代社會心理學中,邏輯經驗主義長盛不衰、依然強大,而建構論嶄露頭角、呼聲日高;兩者之間互有攻訐而又無法取代,力求貫通又隔閡重重,這種交流與抵觸共存的局面,勾勒出當今社會心理學的微妙但真實的存在狀態(tài)。為此,《高階教材·心理學系列:社會心理學高級教程》決定以篇幅相近的筆墨,描寫這兩種基本立場上的社會心理學知識。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先簡要介紹社會心理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闡述社會心理學兩個分支交錯發(fā)展中的學科主流話語的建構、危機,以及新理論的萌芽和產生。第二和第三部分重點考察當下社會心理學的兩種研究范式,包括它們的基本假設、研究程序以及對于社會心理學諸多熱點領域,如自我、態(tài)度、歸因、群體和社會影響等共同問題的不同研究路徑和研究結論。第四部分以社會心理學理論在旅游學領域的應用為個案,剖析了社會心理學的不同分析層次(個體、個體間、社會文化和表征、話語等)及其應用。我們希望,通過《高階教材·心理學系列:社會心理學高級教程》這種在國內同類型著作中較新的撰述方式,能夠為社會心理學的學習者和研究者提供一種較為全面的視角和真實的闡述,能使讀者從中獲得更多的反思與啟迪,并為完成從社會心理學知識的被動學習者到主動研究者的轉變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