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又稱外家、外族、戚里、戚畹,特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成員,有時也指帝王的姐妹、女兒夫族成員,隊伍相當龐大。這支隊伍憑借裙帶關系而登上政治舞臺,具有“高貴”的血統(tǒng)和顯赫的身份,因而給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產生過重大影響。外戚作為統(tǒng)治階級的一個特殊階層,其思想、品德、才干、言行千差萬別,有忠勇清正者,享譽當時,流芳后世;有奸佞暴虐者,專權亂政,禍國殃民;也有平庸、孱弱之輩,養(yǎng)尊處優(yōu),坐享榮華富貴而已。外戚依附于后妃而存在,后妃得寵與否,決定著外戚的盛衰浮沉。大凡威福自專、驕縱跋扈的外戚,盡管一時大紅大紫,炙手可熱,到頭來卻很難逃脫身敗名裂、家滅族誅的下場。研究和剖析外戚,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警示價值和鑒戒價值?!吨腥A外戚故事》共講述了近七十位帝王約二百家外戚的故事,旨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真實地客觀地反映中華外戚的概貌,略加評論,以利讀者從閱讀中增長知識,受到啟迪,溫故知新,鑒古惜今。外戚研究還是歷史研究領域一項尚待開發(fā)和深化的課題?!吨腥A外戚故事》權當拋磚引玉,懇望讀者和專家提出寶貴的批評意見。本書由張云風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