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學習興趣的喚起

學習興趣的喚起

學習興趣的喚起

定 價:¥38.00

作 者: 何旭明 著
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師用書

ISBN: 9787504160881 出版時間: 201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0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學習興趣的喚起——教師的教育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綜合運用訪談、實物分析、課堂觀察和文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如何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書在整理和歸類原始資料的基礎上,挖掘出一系列本土概念,并把這些本土概念歸入以下三大類群:(1)興趣表現(xiàn)類,教師通過教學行為表現(xiàn)出自己的教學興趣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2)師生關系類,教師通過師生關系和師生交往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3)教學內(nèi)容處理類,教師通過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和呈現(xiàn)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入”“好意”和“關注”等三個彼此聯(lián)系的本土概念可歸入興趣表現(xiàn)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投入”“好意”和“關注”既是教師教學興趣的表現(xiàn),又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教師對學生的興趣與科學家對研究對象的興趣不同,學生是有待發(fā)展的主體而不是等待研究的對象,教師對學生的興趣內(nèi)含著為學生好,對學生關注。每個學生都有潛在的學習興趣,這種興趣激發(fā)的程度取決于教師對工作對學生的愛和興趣程度。一個教師的關注面總是有限的,往往最先關注的是那些自己感興趣的學生,而教師的關注又能提高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氨砺丁迸c“掩飾”、“平等”與“差距”、“公平”與“偏愛”這三對本土概念可歸入師生關系類。每一對概念都是相對的兩極,為了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便要在兩極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表露包括情感的表露和認知的表露。越不掩飾真情的教師,越能贏得學生的喜歡,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平等是一種感受上的平等,正是因為師生之間存在客觀上的差距,從而使得學生更加珍視這種主觀上的平等。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平等是差距之中的平等,能產(chǎn)生興趣的差距也是在一種平等心態(tài)下的差距。教師的公平也是學生的主觀感受,而不是一種客觀狀態(tài)。不同教師追求的是不同的公平,本研究提出了教師社會公平取向下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的均衡模式和市場公平取向下學生學習興趣發(fā)展的極化模式。一種公平取向?qū)环N類型的偏愛,每一種公平都有偏愛作背景?!捌x”“通俗”和“新穎”三個彼此聯(lián)系的本土概念可歸入教學內(nèi)容處理類。“偏離”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圍繞主題又不局限于主題,其實質(zhì)就是對知識中心的偏離,偏向以學生為中心或以社會為中心,偏向?qū)W生實際,偏向社會現(xiàn)實。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既不是膚淺的也不是深奧的,而是通俗的。內(nèi)容本身沒有絕對的深淺之分,深淺之別全在聽眾的感受與體驗。教學內(nèi)容的通俗就是指教學要貼近學生,貼近現(xiàn)實生活。太熟悉的內(nèi)容與太新穎的內(nèi)容都容易使學習者視而不見,熟悉中的新穎和新穎中的熟悉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綜合考量以上三類本土概念群的基礎上,《學習興趣的喚起——教師的教育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提出了興趣發(fā)生的互動理論——興趣既非來自于個體的需要和目的,又非來自于環(huán)境刺激,而是主體與客體互動的結(jié)果,互動孕育著興趣,興趣內(nèi)含著互動。

作者簡介

暫缺《學習興趣的喚起》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引言:研究背景與研究意圖
第一章 文獻綜述:從教育學角度考察興趣
第一節(jié) 超出內(nèi)在動機之上的興趣
一、關于興趣的各種界定
二、關于興趣的不同分類
三、興趣與其他相關概念的關系
第二節(jié) 興趣與學習的關系
一、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思辨研究
二、20世紀80年代后的實證研究
第三節(jié) 對現(xiàn)有文獻的反思與評價
一、現(xiàn)有研究大量集中在中小學而忽視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現(xiàn)有研究忽視了教師教的興趣
三、很少研究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
第二章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的確定與重要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問題
二、概念界定
第二節(jié) 研究方法與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的選定
二、研究對象的確定
三、研究資料的整理及研究框架
第三章 教師通過自身的興趣表現(xiàn)影響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節(jié)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投人”
一、教師的“投入”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投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理論分析
三、教師經(jīng)由“投入”而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模式分析
第二節(jié) 教師對學生的“好意”
一、對學生的“好意”是教師具備教學興趣的表現(xiàn)
二、教師的“好意”能激發(fā)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
三、“好意”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分析
第三節(jié) 教師對學生的“關注”
一、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是教師教學興趣的表現(xiàn)
二、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關注”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分析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
一、教師教學興趣的表現(xiàn)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二、“好意”“投入”和“關注”互為一體
第四章 教師通過師生關系影響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節(jié) “表露”與“掩飾”
一、教師“表露”與“掩飾”的不同類型及其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二、影響表露效果的因素
三、教師的“表露”為什么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節(jié) “平等”與“差距”
一、師生“平等”激發(fā)學生更高的學習興趣
二、師生“差距”也能激發(fā)學生更高的學習興趣
三、“平等”是師生客觀差距中的主觀平等
第三節(jié) “公平”與“偏愛”
一、教師的“公平”激發(fā)學生更高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的“偏愛”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不同的“公平”與“偏愛”對學生學習興趣具有不同的作用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
一、師生關系通過學生感受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藝術在于保持師生關系的平衡
第五章 教師通過教學內(nèi)容的處理影響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節(jié) “偏離”與學生學習興趣
一、教學活動中“偏離”的表現(xiàn)
二、“偏離”的興趣意義與限度
三、“偏離”的實質(zhì)及其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
第二節(jié) “通俗”與學生學習興趣
一、超越膚淺和深奧之上的“通俗”
二、“通俗”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三、“通俗”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
第三節(jié) “新穎”與學生學習興趣
一、教學內(nèi)容的新穎性對學生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穎”與“熟悉”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機制
三、“新穎”與“熟悉”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
一、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的處理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源于教學內(nèi)容的互動性
第六章 研究的結(jié)論與反思
第一節(jié) 本研究的主要結(jié)論與討論
一、教師通過教育教學活動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與環(huán)節(jié)討論
二、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各本土概念的相互關系及整體效果討論
三、興趣發(fā)生的互動理論
第二節(jié) 關于本研究的反思
一、本研究的效度分析
二、關于進一步研究的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一 西方實驗研究中運用的情境興趣量表示例
附錄二 第一次訪談提綱
附錄三 一段表達大學教師“好意”的課堂錄音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