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巖作為清末最有名紅頂商人,既非達官顯貴之后,也非出身巨商富賈之家,曾經只是一名小小的錢莊伙計。但就是這樣一個背景和基礎不及常人的窮小子,卻發(fā)跡成為富可敵國的大清首富。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他的事業(yè)涉及錢莊、當鋪、茶絲、藥業(yè)、軍火等眾多行業(yè),被清廷賜一品紅頂帶、賞黃馬褂,得到了一個商人能夠得到的最高榮譽,直到今日還有“經商當學胡雪巖”說法。這些絕非偶然,必有眾多值得效仿和學習的道理:他在窮困潦倒之刻,勤于苦練算盤,堅信自己必得出頭之日;他在國運凋敝之下,敢于抓住機遇,合理冒險取得第一桶金;他在小有所成之時,未于小富即安,拓展經營獲得更大發(fā)展;他在事業(yè)騰飛之際,善于巧尋靠山,互惠互利覓得貴人提攜;他在交往處世之中,精于籠絡人心,廣交朋友博得眾人相助; 但是胡雪巖在其人生最后的短短三年之內,事業(yè)大廈土崩瓦解,最后一無所有、郁郁而終,敗落之快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時至今日想來還會唏噓不已。從一無所有到富可敵國,再到最后的一敗涂地,胡雪巖是如何看待自己這波瀾壯闊,大起大落的人生的呢?我們現(xiàn)代人又可以從他的這種跌宕起伏的人生歷程中得到什么啟示呢?他深諳官無商不安,商無官不富的道理,為何玩火自焚成為政商博弈的犧牲品?他常言為官不可貪,為商不可奸的警言,為何卻因暗拿政府回扣而成為致命傷?他秉持無人不可用,好處大家分的信條,為何反被當年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兄弟所出賣?他說家和萬事興,女人只是賺錢的工具,為何到頭來卻因為家庭關系混亂所累?他自認問心無愧,留下百年基業(yè)慶余堂,功過是非成敗得失后人又將如何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