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絢麗多彩的萬花筒,歷史人物有其復雜性。在錯綜復雜的歷史條件下,大量的歷史人物功過參合,瑕瑜互見。有的人功大于過,有的人過大于功。因此,我們對歷史人物要全面研究,具體分析,一分為二地看人物的好與壞,功與過,決不能因為一個人后期不好,就把前期的功勞一筆勾銷,也不能因為做過一些錯事,就把其他方面的貢獻全部抹煞,而是要尊重事實,尊重歷史。例如司馬遷寫《淮陰侯列傳》,對韓信的軍事才能是滿懷激情的描寫,但對韓信早年的“無行”、“不能治生商賈”、“食從人寄食飲”、“俯出胯下”,卻并沒掩蓋而是直書,讀者讀后反覺真實可信。所以我們寫人物傳記,一定要從當時社會歷史的客觀條件出發(fā),實事求是地記載和評價歷史人物,真實地反映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撰寫人物傳記,應把所寫的人物放到他所處的社會關系中去,從表面現象深入到人物和各種社會關系的內在聯系,抓住人物的本質進行記述。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魏稳说乃枷牒托袆佣际芤欢ǖ纳鐣P系的制約,人物傳記就是要寫出一定的社會關系造就了一定的人,而這個人又怎樣對當時的社會關系施加一定的影響。馬克思的論點為人物傳記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最重要的指導思想,也為真實地描述人物的本質特征指明了正確的方向。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也曾經指出過,編寫人物傳記必須把人物放在他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中來描述,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