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幾乎與人類同時誕生,它的起源與人類的宗教信仰、生產勞動及生活習俗等密切相關。從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生活用具,到祭祀、祈禱、農事、節(jié)日等生活習俗,民間藝術都在發(fā)揮作用。中國民間藝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中國各族人民舉行各種喜慶活動與重要儀式的工具,也是美化生活、表達善良愿望的藝術手段,具有獨特的魅力。中國風箏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戰(zhàn)爭頻繁,古人發(fā)明了以鳥為形、以木為支架的,用闊葉植物葉子扎制而成的可在空中飛行的“木鳶”作為戰(zhàn)爭的工具。這就是現代風箏的雛形。隨著造紙術的發(fā)明和絲綢的產生,后來的風箏以竹為骨架,再糊以紙或絹,成為融民間美術、民間體育、民間扎制于一體的娛樂用品。本套明信片所選風箏為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造型,寓意喜慶、添福、增壽、風調雨順、子孫繁衍,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的題材來自神話傳說、民間故事、花鳥魚蟲、飛禽走獸等,造型生動,色彩明艷、富于裝飾性,是中國風箏藝術申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