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文化史坐標上的南宋戲文
(一)從百年南戲研究史說起
(二)南宋戲文的審美特質
(三)南宋戲文的文化學意義
二 比較視域中的高明戲劇觀
(一)從《琵琶記》看高明的戲劇觀
(二)中外比較視野中的高明戲劇觀
三 市民文人徐渭及其《四聲猿》
(一)明代市民文人的杰出代表
(二)《四聲猿》與明雜劇之復興
四 明清兩代戲劇形態(tài)的新分野
(一)市民戲劇的興起和貴族戲劇的萌發(fā)
(二)明前期的貴族戲劇與市民戲劇
(三)明中葉至清初的貴族戲劇與市民戲劇
(四)清中葉以后的貴族戲劇與市民戲劇
五 20世紀戲劇改革先鋒李叔同
(一)上海學生演劇的積極參與者
(二)初具現代戲劇觀念的先驅者
(三)20世紀舞臺上的首位“千面人”
(四)演出者和寫實性舞美的先行者
六 中國早期話劇的東方之路
(一)中國戲劇現代化的發(fā)軔
(二)日本在中國戲劇現代化初期的作用
(三)作為介質的新派劇、新劇
七 作為一種模式的春柳悲劇
(一)春柳悲劇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模式
(二)春柳悲劇在戲劇史上的意義
八 易卜生與“五四”問題劇創(chuàng)作
(一)易卜生在中國的譯介和接受
(二)易卜生對問題劇創(chuàng)作的影響
九 浪漫主義思潮與“五四”劇壇
(一)浪漫主義思潮的引進與接受
(二)浪漫主義催生了“五四”史劇
(三)給現代悲劇以審美情感的滋養(yǎng)
十 契訶夫與中國現代戲劇
(一)中國對契訶夫戲劇的譯介
(二)契訶夫與曹禺的戲劇創(chuàng)作
(三)契訶夫與夏衍的戲劇創(chuàng)作
(四)契訶夫生活化戲劇的影響
十一 應云衛(wèi)及其“海派”作風
(一)敢為天下先的應云衛(wèi)
(二)“海派”及其積極因素
(三)“海派”作風的再認識
十二 布萊希特與中國當代劇壇
(一)布萊希特的戲劇觀念和創(chuàng)作方法
(二)對布萊希特的譯介與戲劇觀爭鳴
(三)布氏戲劇對實驗戲劇的影響
十三 孟京輝先鋒戲劇的風格模式
(一)戲劇精神 現實并理想著
(二)審美取向 造作并認真著
(三)美學追求 先鋒并大眾著
十四 京劇與歌舞伎的特殊因緣
(一)梅蘭芳與市川猿之助二世
(二)市川猿之助三世與京劇
(三)中日戲劇家合演《龍王》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