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引子
西行取經
法蘭克福印象
展柜工藝
柏林融合
與包豪斯握手
飛扶壁支起科隆大教堂
建筑科技的光芒
斯特靈:后現代建筑的早期代表
德國表現主義輝煌
慕尼黑——博物館天堂
重溫西方美術史
包豪斯精神再演繹
歸來懷想
建館紀行
邂逅美術館
跑“前期”
委托設計與信任
第一次設計溝通
美術館形狀的由來
設計與造價控制
用剛性石材做成柔性曲面
以誠相見是行為而不是口號
安全生產金來換
建筑是“集體”
不變的立場
立館視點
關于美術館的知識準備
把可行性研究報告做實
把設計任務書做細
展廳是核心
美術館的“眼睛”——光
有效利用自然光
專業(yè)化的藏品庫是藝術品的棲身地
裝卸口與貨梯是美術館的咽喉
消防的制約性條規(guī)“破冰”
“安防設備”替代不了責任心
美術館建設要素
巡館印象
展覽歸來
從蘇州博物館想起
陜西省美術博物館的遺憾
四川美術館的嘆息
廣東美術館國際化
江蘇省美術館老
寧波美術館酷
上海美術館經典
中國美術館氣派
新寫浙江美術館
建館大事記
后記
美院新館述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