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文集收錄文章30篇,大部分是已發(fā)表的。它們多是美術考察和作品評論,基本上按照時間順序和專題內容進行安排。文中的小標題“從對立走向和諧”開始于一尊希臘雕像。希臘古典時期的審美觀念已經從古代埃及藝術“神一性”的僵化中解放,體現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經典。把有形而生動的自然人體與無形而崇高的理念信仰融為一體,希臘藝術因此獲得永恒的意義而“不可企及”,也是這個文明歷久彌新的根本原因。在音樂里,琴弦在不同的長度產生不同的音高。如果在弦的粗細、長短、張度等要素上搭配得體,就會產生和諧的音響,這就是音樂。在這個意義上說,音樂是對立因素的和諧統(tǒng)一,所謂“互相排斥的東西相互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就最美的和諧”。這表明,自然本身充滿對立但并非追求對立,它在多樣性對立中產生和諧;人與自然充滿了對立,但也并非為追求對立而是為了和諧。對自然的意識是通過人來完成的,人的尺度也就成了美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