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區(qū)位于廈門市西面,北緯24°25′-24。26′,東經117°57′-118°04,。東北接同安區(qū),西北靠漳州市長泰縣,西南毗鄰海滄區(qū),東南與廈門島隔海相望。面積256平方千米,人口34.60萬。轄4個街道、2個鎮(zhèn)。區(qū)人民政府駐岑東路。歷史上分屬同安縣西境和海澄縣(今龍海市)三都。1953年11月集美鄉(xiāng)劃歸廈門市,建制改為鎮(zhèn)。1958年1月灌口區(qū)、集美鎮(zhèn)和禾山區(qū)合并,成立郊區(qū)。1987年8月郊區(qū)改名集美區(qū)。2000年撤銷集美鎮(zhèn),設立集美街道辦事處。2003年8月將杏林區(qū)的杏林街道辦事處和杏林鎮(zhèn)劃歸集美區(qū)管轄。地處戴云山脈的西南部,背山面海,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以丘陵臺地為主。北面天馬山,南臨廈門西港,東畔同安灣,西鄰杏林灣溫泉風景區(qū),城市形態(tài)呈帶狀沿海岸平原伸展。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0.5~22℃,年平均降水量ll43.5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233.5小時。自然資源豐富。坂頭庫區(qū)、中洲島溫泉具有較高的開發(fā)利用價值。有紅樹林、中華白海豚、文昌魚、中國鱟等國家級珍稀保護動植物。農副土特產主要有龍眼、荔枝、舢景芋等。海、淡水養(yǎng)殖產品主要有鱸魚、羅非魚、真鯛、黃鰭等。國家4A級景區(qū)“陳嘉庚紀念勝地”集中國式庭院、各式雕刻和海景為一體。全球最大的“水上園博園”:廈門園林博覽苑是“第六屆中國國際園林花卉博金”所在地。集美學村擁有獨具閩南風韻建筑群的人文景觀。24千米長的黃金海岸線、92平方千米的生態(tài)山地和全省開發(fā)條件最好的溫泉等資源正生開發(fā)中。公路四通八達,沈海高速、324、3l9國道及廈門島外快速路貫穿全區(qū)。鐵路密集度居全省首位,廈門火車新站位于后溪鎮(zhèn),鷹廈、福廈、廈深和龍廈鐵路在此匯聚。海空交通便捷,距廈門高崎機場5千米,距東渡港6千米。